赋“子”部精要·之卅九·《蒋子万机论·刑论》精要·国之大残 [诗:七绝]
向导 发布时间: 2025/10/1 14:58:25
阅读:49次
分享到
求媚之臣悦主神,
蓄开杀戒枉黎民。
英明狱里空空也,
使得君王尽大仁。
注释:
患之巨者,
狡猾之狱焉。
狡黠之民,
不事家事,
烦贷乡党,
以见厌贱,
因反忿恨,
看国家忌讳造诽谤,
崇饰戏言,
以成丑语,
被以叛逆,
告白长吏。
长吏或内利疾恶尽节之名,
外以为功,
遂使无罪并门灭族,
父子孩耄,
肝脑涂地,
岂不剧哉!
求媚之臣,
侧人取舍,
虽烝子啖君,
孤己悦主,
而不惮也。
况因捕叛之时,
无悦亲之民,
必获尽节之称乎?
夫妄造诽谤,
虚书叛逆,
狡點之民也,
而诈忠者知而族之,
此国之大残,
不可不察也。
(一个国家最大的忧虑,
是诡诈无比的诉讼。
狡猾而又有小聪明的人,
不去做自家的事情,
频繁地借贷于乡邻而被厌恶、鄙视,
却因之反生怨恨情绪,
观察国家顾忌或隐讳之事,
制造指责的言论,
收集、整理戏笑之语,
使之成为俗陋的民谣,
结果被加以叛逆之名,
告发给地方长官。
长官往往因为对内有利于自己“疾恨恶人、力保节操”的名声,
对外可以作为自己的政绩,
遂使无罪者被封门灭族,
父亲、儿子、孩童、老人,
一律处死。
这岂不是太过分了吗?
期求谄言媚主的臣子,
总是选择不正之道而取悦君上,
哪怕是进献儿子供君主食用、轻贱自己而取悦君主都无所忌惮,
更何况逮捕犯人时,
其中没有自己喜欢、亲近之人,
又定能使自己获得尽节称誉呢!
他们伪造诽谤之词,
虚拟犯罪文书。
其实所谓犯罪者,
不过是狡猾而有些小聪明的百姓。
伪装忠君者明知如此,
却夷灭其全家。
这是国家最大的残暴,
不能不认真考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