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赋“子”部精要·之卅九·《蒋子万机论·用奇》精要·秦汉之失 [诗:七绝]

向导     发布时间: 2025/10/5 21:44:44
阅读:35次      分享到

关键字
咏子 蒋子万机论


始皇宣帝祸遗同,


峻法严刑二世终。


还是儒家真国策,


圣贤仁义化无穷。




注释:

汉元帝为太子时,
谏持法泰深,
求用儒生,
宣帝作色怒之云:
“俗儒不达不足任,
乱吾家者太子也。”
据如斯言,
汉之中灭,
职由宣帝,
非太子也。
乃知班固步骤盛哀,
发明是非之理,
弗逮古史远矣。

昔秦穆公近纳英儒,
招致智辩,
知富国强兵。
至于始皇,
乘历世余,
灭吞六国,
建帝号而坑儒任刑,
疏扶苏之谏,
外蒙恬之直,
受胡亥之曲,
信赵高之谀,
身没三岁,
秦无噍类矣。
前史书二世之祸,
始皇所起也。

夫汉祖初以三章,
结黔首之心,
并任儒辩,
以并诸侯,
然后罔漏吞舟之鱼,
烝民朴谨,
天下大治。
宣帝受六世之洪业,
继武昭之成法,
四夷怖征伐之威,
生民厌兵革之苦,
海内归势,
适当安乐时也,
而以峻法绳下,
贱儒贵刑名。
是时名则石显、弘恭之徒,
便僻危险,
杜塞公论,
专制于事,
使其君负无穷之谤也。
如此,
谁果乱宣帝家哉?
向使宣帝豫料柱石之士、骨鲠之臣,
属之社稷,
不令宦竖秉持天机,
岂近于元世栋桡榱崩,
三十年间,
汉为新家哉?

推计之,
始皇任刑,
祸近及身;
宣帝好刑,
短丧天下,
不同于秦祸少者耳。

(汉元帝做太子的时候,
曾向皇帝进谏,
认为执法过分苛刻,
请求任用儒生。
汉宣帝却一脸怒气地说:
“俗儒不通权变,
不能任用。
看来将乱我汉室天下的就是太子。”
据其有这样的言论,
可见汉朝之所以中途灭亡,
责任正在于宣帝,
而并非太子。
从这里可以知晓,
班固记载朝代兴衰的次第、阐明是非的道理,
远不如古代史官了。

昔日秦穆公亲近、接纳杰出的儒生,
招引聪慧善辩之士,
故而通晓富国强兵策略。
到秦始皇,
藉其历代的余威,
灭亡吞并六国,
但建立帝号后却坑杀儒生,
只凭借刑罚治国;
不听扶苏的规劝,
怀疑蒙恬的直言;
接受胡亥的歪曲之说,
相信赵高的谄媚之辞。
结果自己死后三年,
秦国就灭亡了。
此前史书记载的秦二世的灾祸,
是由秦始皇所引起的。

汉高祖最初用约法三章结好百姓之心,
同时任用儒生、辩士,
以吞并诸侯,
然后网漏可以吞舟的大鱼(此指采用宽松的政策),
使众人淳朴恭谨,
天下得以大治。
汉宣帝继承六代先帝的宏大基业,
继续汉武帝、汉昭帝的现成办法,
四周少数民族恐惧于征讨的威力,
国人厌倦于战争带来的苦难,
天下形成归附之势,
恰好处于安居乐业的时代。
而他却以严峻之法对待下层,
鄙视儒学,
偏重“刑名”。
当时名倾朝野的就是石显、弘恭之辈,
他们逢迎谄媚,
位高而险恶,
堵塞公众言路,
凡事独断专行,
致使君主背负无穷的指责。
这样看来,
到底是谁祸乱了汉宣帝的天下呢?
那时,
假使宣帝预先想到任用可作汉室柱石的贤士和刚直之臣,
并将国家大政托付给他们,
不让宦官、奴仆掌握国家机要事宜,
岂能近在元帝时代就栋梁弯曲折断、
屋檐屋桷崩塌,
以至不过三十年,
汉朝就变成了王莽的新朝呢!

推而计之,
秦始皇凭借刑罚治国,
灾祸很快及于自身;
汉宣帝喜好以刑罚治国,
很短时间便丧失天下。
与秦朝灭国之祸没有多少不同之处!)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