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说说律诗对仗句四平头 [诗论]

淡如竹     发布时间: 2025/9/29 10:11:43
阅读:42次      分享到

说说律诗对仗句的四平头

一、几首颔联颈联首二字   语法结构分析
1.万井、千门、银蟾、玉饼。 
偏正词组,定语+中心语,都为句首,是较典型的四平头。

2.桂影、旗光、万家、千里。 
偏正词组,影、光、家、里为本体,语法结构完全一致。都在句首,是典型四平头。

3.万里、千家、金瓯、玉镜。 
前两个“万里”、“千家”是“数量词+名词”,后两个“金瓯”、“玉镜”是“名/形+名词”。虽然定语略有不同(数量词 vs 名/形词),但它们整体的词性(名词短语)和语法结构(偏正结构)是高度统一的。在律诗批评中,这种名词短语的连续使用,通常也被视为四平头。

4.稻浪、琼楼、神舟、丝路。
这四个词无一例外,全是偏正式名词短语。它们描绘的意象(农业、建筑、科技、历史)虽然宏大且富有时代感,但作为诗词的炼字,如果并置于四句之首,其结构上的重复和单调是无法回避的修辞问题。

二、写律诗对仗  注意四平头
创作律诗中二联时,要有意识地避免连续四句开头使用同一词性和结构的词语。优秀的对仗追求“对仗工整而句式多变”。例如,可以交错使用:
· 主谓结构(如:花开、燕语)
· 动宾结构(如:观沧海、听暮蝉)
· 动补结构(如:飞来、坐久)
· 副词/动词开头(如:忽见、遥知)
· 虚词结构
· 偏正结构

三、躲开颔联颈联四平头
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迈进了,这是创作水平提升的关键一步。
需要避免的“四平头”(名词结构堆砌)实现句首的语法结构来达成“工稳而灵动”的高水平对仗。

句首可以使用的几种主要结构,语法结构浅释:
1. 主谓结构 
由名词(或代词)加上动词构成,直接呈现出“谁/什么怎么样了”的动态画面,非常生动。
· 古典例句:
  · “雨中草木春天长,窗下文人白日闲。” (黄庭坚《杂诗》)
    · 分析:“草木长”、“文人闲”是完整的主谓,置于句中。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 分析:“身无”、“心有”以主语“身”、“心”开头,直接利落。
★例句:
★“檐旧偶栖云,阶空频染翠。”
★分析:以主语“檐”、“阶”开头,后接副词修饰的谓语,画面宁静而有生趣。

2. 动宾结构 
由动词加上其宾语(名词)构成,强调动作及其影响的对象,富有叙事性和力度。
· 古典例句: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 分析:“感时”、“恨别”是动宾结构开头,情感强烈,统领全句。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分析:“欲穷”是状中结构,“穷”是动词,“千里目”是宾语,整体以意志和动作开启。
★例句: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分析:以动词“掬”、“弄”直接开头,动作感极强,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 动补结构 
由动词加上补语构成,补语用于说明动作的结果、程度、趋向或时间等,使动作的状态更完整。
· 古典例句:
· “唱彻五更天未晓,一棋风雨深。”
· 分析:“唱彻”(唱到完结)、“弈深”(下到深处),都是动补结构,表现动作的深度和结果。
★例句:
★ “看久孤峰势,听残野水声。”
★分析:“看久”、“听残”生动地表达了动作持续的时间之久与程度之深。

4. 状中结构 
这是避免四平头最有效、最灵活的结构之一。由副词、形容词、时间地点状语等修饰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
· 古典例句: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 分析:“忽见”、“悔教”以副词开头,写出了情感瞬间的转折。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分析:“最爱”以程度副词开头,直接抒发情感。
★例句:
★独向云山寻旧迹,闲依石壁听流泉。”
★分析:“独向”、“闲依”以状态副词开头,刻画了人物的姿态与心境。

5. 介词结构 
由介词引出时间、地点、方式、对象等,为句子提供一个背景或框架,使空间和逻辑关系更清晰。
古典例句:
· “从此有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 分析:“从此”是介词结构开头,点明时间起点。
· “在官七百日,与世淡相忘。” (苏轼《雨后》)
 · 分析:“在官”、“与世”都是介词结构开头,交代了范围与对象。
★例句:
★向晚寻诗去,沿溪看月归。”
★分析:“向晚”(临近傍晚)、“沿溪”都是介词结构,清晰地勾勒出时间和行动的轨迹。

6. 连词/虚词结构 
使用连词或虚词(如“欲”、“要”、“若”、“应”等)开头,常表达假设、条件、意愿等,富于逻辑感和曲折感。
· 古典例句: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分析:“欲渡”、“将登”以表示意愿的虚词开头,展现了内心的企图与现实的阻碍。
·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杨巨源《城东早春》)
· 分析:“若待”以假设连词开头,引导出一个假定的情景。

★★颔联 (主谓 + 动宾):
  · “山深藏古寺,林静隐高僧。”
★★ 颈联 (状中 + 介词):
  · “偶闻钟磬响,便生世外心。”
注释:四首颔联颈联对仗句,由朋友在某头条号收集提供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