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读诗】007
林泉异趣同清响
——读高行张本华仲夏唱酬札记
高行
仲夏游山
迎风揽胜作游仙,踏翠芳郊雁岭前。
植秀亭幽闻鸟语,环山路静赏花妍。
栏横远落苍茫野,级列高临浩渺天。
淡寂心中藏逸气,迷濛岳顶绕岚烟。
张本华
步韵和高行《仲夏游山》
排愁仿作散行仙,微喘掀衣古树前。
烈日欲燃烤木石,乱蝉高唱竞媸妍。
雷鸣倏忽滂沱雨,目眇迷离混沌天。
情态溟蒙人酩酊,不如归去袅茶烟。
余庆居主人序曰:观高、张二公仲夏唱酬,如睹商山四皓之弈,嵇阮竹林之啸。乃为条陈“和”与“不同”之趣,以阐文心交游之道。
【和之三昧】
一曰林泉同契。高公自况“游仙”,张公效“散行仙”,俱托烟霞为骨,此乃出世之徽音,神交之玄基也。
二曰情景交融。高诗“芳郊-浩渺”如展子虔《游春图》,步移景换;张诗“烈日-滂沱”似梁楷泼墨,撼人心目,诚皆得“景语即情”之三昧。
三曰相济之道。高公“淡寂藏逸”合孔门中和,张公“掀衣酩酊”得晋人任诞。一雅一野,正合《中庸》“万物并育不相害”之旨。
【异之五端】
其一赋色之法:高用“翠”“妍”若金碧山水,张取“欲燃”“溟蒙”如云烟岩壁,冷暖自殊。
其二章句之变:高诗如澄潭印月,次第分明;张诗似惊涛拍岸,“烈日骤雨”间殊多跌宕。
其三对仗之趣:高联“亭幽/路静”得杜工部之法度;张联“倏忽/迷离”效李商隐生变幻,各臻其妙。
其四步韵之智:张公化“浩渺”为“混沌”,易“岚烟”作“茶烟”,明袭暗破,此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矣。
其五卒章之结:高公“岚烟绕岳”有严子陵钓台之雅致,张公“茶烟袅灶”得苏东坡“蓼茸蒿笋”之逸趣。仙凡虽异,却微妙难分,其乐一也。
【小结】
二公酬唱,譬若奏鼓琴于山,听溪泉于壑。高诗似云林折带皴,淡而愈厚;张诗如青藤狂草,纵而能敛。其“和”者,志同也;其“不同”者,趣别也。昔有云“万人如海一身藏”,今观二公,乃知文人相重,正在和光同尘中各葆其真。此“出世”与“入世”之呼应,正是君子间“和”而“不同”之人生智慧也。
余庆居主人谨识
乙巳伏月香山寓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