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春景幽情赋》 [辞赋]

苏国富     发布时间: 2025/10/9 10:20:36
阅读:2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2021年9月开始学写诗词,以陶冶心情。从2025年9月24日起,发些2021年9月至12月写的诗词。

春霭[1]流芬,轻飏若绫。素英[2]纷缬,弱柳娉婷。风回而幽籁[3]悄起,云逸而霭光潜盈。睇新燕之颉颃[4],翩跹弄影;聆啼鸟之绵蛮,睍睆[5]传声。露泫桃枝,若佳人之凝睇;烟笼杏林,似素女之披琼。幽居深院,绮户[6]闲凭。金炉香烬,玉簟[7]凉生。桐阴匝地,苔绿侵庭。祥氛[8]缭绕,瑞霭[8]氤氲。昼永则闲愁暗积,庭幽而别绪难宁。有美人兮情绻,托春思兮心萦。临窗而残萼纷坠,倚槛而宿念犹馨。寒梅迟绽,疏影横陈。暗香浮动,幽梦难寻。残雪消而晓寒犹峭,春信至而旧忆纷纭。念远游之羁客[9],思往昔之离人。怅佳期之未卜,叹幽绪之难申。

至若池波潋滟,日影曈昽。游鱼戏藻,戏蝶迷丛。而庭院深深,深锁寂寞;幽情脉脉,脉断归鸿。翠袖倦兮意阑珊,素弦冷兮思无穷。情韵悠悠,醉心而伤别;幽怀[10]渺渺,泣血而书空。嗟乎!春景虽繁,幽情难诉。托芳菲以寄意,对烟景而踟蹰。愿化春魂,逐流光而不返;思同飞絮,伴逝水以长徂。

注释:“春霭”[1]:春日的云气。在赋中描绘出那种如轻纱般流动且蕴含着芬芳气息的云气状态,营造出一种朦胧且美好的春日氛围。
出处:“霭”常用来形容云雾之气,诸多诗词文中都有涉及,如陶潜《时运》中“山涤余霭,宇暧微霄”,这里将其限定为春日的云气,突出时节特点,用以展现春日独有的那种氤氲之景。
“素英”[2]:白色的花,文中用以指代春日里盛开的白色花朵,和周围的景色相互映衬,展现出春日的清新素雅之美。
出处:“英”常指花,“素”表示白色,组合起来指代白花,在古诗文中多有出现类似用法,像柳永《望远行》里“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皓鹤夺鲜,白鹇失素,千里广铺寒野。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台琼岛。放一轮明月,交光清夜。”虽未直接用“素英”,但可看出以白色来形容花展现雪景之美,本赋中则移用至春日白花的描绘上。
“幽籁”[3]:清幽的声音,文中指微风拂过时,周围环境中发出的那种细微、清幽的声响,仿佛大自然奏响的轻柔乐曲,衬托出环境的幽静。
出处:“籁”本义是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泛指声响,常与表示清幽等修饰词搭配用于营造静谧氛围的描写中,像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本赋里突出“幽”字,来契合整体幽静的春日庭院之景所传出的声音特点。
“颉颃”[4]:原指鸟上下飞翔的样子,在这里形象地描绘出新燕在空中上下飞舞、嬉戏的活泼姿态,为春日增添了灵动的气息。
出处:《诗经·邶风·燕燕》中有“燕燕于飞,颉之颃之”,用以形容燕子飞翔的状态,后世沿用这一词语来表现鸟儿此类飞行姿态,本赋继承这种传统用法展现春日燕舞之景。
“睍睆”[5]:形容鸟的叫声清和圆转,文中通过描写啼鸟发出这样清和的声音,从听觉角度进一步丰富春日的生机之感。
出处:《诗经·邶风·凯风》里“睍睆黄鸟,载好其音”,原诗用其来体现黄鸟叫声的好听,后世便用“睍睆”来形容鸟鸣声的美妙,本赋同样借此词绘出春日鸟啼的悦耳场景。
“绮户”[6]:指雕花的门窗,点明所在之处是比较精致的居处,主人公闲靠在这样的门窗边,体现出一种闲适又略带慵懒、惆怅的状态,也暗示居住之人的情致。
出处: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用“绮户”展现所居环境的讲究,此后常被用来指代精美的门窗,本赋取其传统表意来塑造相应的春日居处场景。
“玉簟”[7]:竹席的美称,文中写玉簟生凉,既体现出时节的特点,春日虽暖但仍有凉意,又烘托出一种冷清的氛围,映衬人物内心的幽情愁绪。
出处: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用“玉簟”结合时节传达出一种清冷寂寞之感,本赋借鉴此种用法,借“玉簟凉生”来渲染春日里人物内心的孤寂与愁绪。
“祥氛、瑞霭”[8]:都指祥瑞的云气,文中用它们来强化春日里那种祥和、美好的氛围,然而即便周围景色祥瑞美好,主人公内心却依旧被幽情别绪所萦绕,形成一种景与情的反差。
出处:在很多描写吉庆、美好的场景的古文中会出现类似词汇,常用来烘托出吉祥如意的环境氛围,本赋将其置于春日情境中,以景之祥瑞来衬托情之幽愁。
“羁客”[9]:指长久寄居他乡的人,文中思念远游的羁客,体现出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牵挂、思念,也由此引发诸多幽情别绪,是情感产生的一个重要缘由。
出处:羁有羁绊、停留之意,常用来形容在外漂泊不能归家之人,在众多羁旅题材的诗词文中频繁出现,像范仲淹《苏幕遮·怀旧》“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就刻画了羁客的思乡等愁绪,本赋借“羁客”这一形象来寄托思念离别的情感。
“幽怀”[10]: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这里着重体现那种幽深、难以言说且饱含愁绪的情感,是主人公面对春日美景却因思念等缘由而产生的复杂且深沉的内心世界写照。
出处:在诸多表达内心情感的诗词文中常用到“幽怀”一词,像朱熹《水口行舟》“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虽未直接抒情但可体会背后诗人的幽怀,本赋明确用“幽怀”来总括主人公那种幽深愁闷的内心情绪状态。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