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2021年9月开始学写诗词,以陶冶心情。从2025年9月24日起,发些2021年9月至12月写的诗词。
春日若琼葩[1],和风[2]抚百花。
寒痕[3]惊遁去,绿野喜抽芽。
柳色添娇嫩,芳菲[4]透丽华。
韶光[5]尤醉美,诗意漫云涯。
注释: 琼葩[1]:本义是色泽如玉的花,这里用来比喻春日如同那珍贵、美丽且绚烂的花朵,强调春日的美好非凡,给人以华丽、亮眼的感觉,尽显春日的生机勃勃。
出处:在古诗词中常被用以形容美好之物。例如唐代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中“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葩。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入瑶华咏,从兹播乐章。”诗中“含露滴琼葩”用琼葩来形容白菊之美,和本诗用琼葩喻春日有着同样夸赞美好的意味。
和风[1]:“和风”是指温和的风,它带着轻柔的力量,与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相呼应,体现出春风的轻柔、温暖,是春天的使者,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轻轻抚摸着百花,使百花盛开。
出处:在很多诗词中都有提及和风。唐 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诗:“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
寒痕[3]:“寒痕”代表冬天残留的寒冷迹象。这个词体现出季节交替的动态感,春天的到来让冬日残留的寒冷受惊般地退去,生动地描绘出冬去春来的过程。
芳菲[4]:“芳菲”有花草盛美、芳香之意,在这里描绘春天花草繁茂美丽且香气四溢的状态,体现出春天的馥郁芬芳,是春天繁花似锦的一种具体呈现。
出处: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中的“芳菲”就是指代花草芳香而美丽的状态,与本诗一样,用于描绘春天花草之美。
韶光[5]:“韶光”意思是美好的时光,在诗里特指春天美好的景色与令人陶醉的时光,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沉醉之情。
出处: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这里的“韶光”也是指美好的春光,与本诗中对韶光的赞美相同,强调春光的美好和易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