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诗人于暮春时节独坐溪边青石垂钓,见苍翠苔痕漫过古老砧板般的钓台。水面泛起细碎银光,白鹭悄然临近窥探鱼踪,海鸥追逐归舟掠起层层涟漪。薄暮时分炊烟与山岚交融难辨路径,远处钟声自云雾缭绕的峰巅隐约传来。此情此景令其暂忘俗务纷扰,沉醉于山水间的澄明境界。
碧藓侵矶稳,清涟漾钓丝。
鹭窥春水动,鸥逐晚风迟。
烟霭迷归棹,云峦隐暮钟。
闲抛尘外事,独揽一溪澄。
注释:1. “碧藓侵矶稳”以动态动词“侵”赋予静态苔痕生长态势,暗喻自然力量对人造物的温柔征服;
2. “清涟漾钓丝”通过水波晃动渔线的细节,展现微观层面的动静相生之美;
3. “鹭窥春水动”借水鸟警觉姿态侧面烘托水体清澈见底的环境特质;
4. “鸥逐晚风迟”用海鸥逆风飞翔的滞重感,反衬暮色渐浓的时间流速变化;
5. “烟霭迷归棹”将视线引向朦胧远方,营造虚实相生的视觉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