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协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协会期刊
网站互联
通知公告
暂无公告
诗坛讯息
更多
株洲市诗词协会九月份集体作品
贺夏盛赞诗人胡少杰身困寒窑志未穷,东坡集韵贯长虹。足敲平仄千山越,心系烟霞万壑通。蜀道谪仙言岂惧,榆阳雏凤翼方丰。残躯馈世留光热,一卷诗成彻宇穹。 侯李平?夏游清荷生态园?雨沐红颜绽,风吹绿叶扬。蛙歌喧紫陌,蝶舞绕农庄。品茗心犹静,斟词意欲狂。难吟山色秀,墨韵沁荷香。 ? 孙晓廷怀念陈彼得梦远韵悠长,痴迷是故乡。寒梅呈一剪,小路历千霜。此去多知己,今来独感伤。曲终游子别,经典永留芳。 周祥新长城颂雄踞层峦势若狂,巨龙昂首镇边疆。蜿蜒万壑腾云雾,起伏千峰拂曙光。烽燧铭心传汉月,旌旗照眼映胡霜。无言砖石凝英魄,永作神州铁脊梁。 邱碧琪临江仙·山间消夏叠嶂乱峰青未了,闲云香雾轻浮。噪蝉鸣鸟竞风流。伏天炎暑盛,且借一山秋。懒卧藤椅荷风细,夕阳斜挂山头。诗书数卷酒三瓯。桃源信有路,乘醉月中游。 郭竞芳登石峰山小径深幽别世间。一风一雨一春山。玉兰花下何人立,正听幽泉石罅潺。 彭合成夏日龙里龙架山避暑吟 龙里远尘喧,山深绝暑烦。蜒溪抛碧玉,叠嶂吻金暾。踏露穿云磴,垂纶伴野鹍。忽闻餐桌调,一曲醉篱樊。 秦友成立秋碧梧翠竹两清妍,百啭莺歌别有天。节序轮回虽小事,炎凉笑对亦欣然。 罗利生咏胡少杰志高堪比天,风骨作诗篇。化得三春雨,精神活万年。 易佳良萤火虫渺若埃尘自发光,身微也敢照苍茫。何曾此地争明月,只是今宵恋故乡。野草篱边萤火落,幽花涧外竹风凉。追怀车胤星三五,重读人生第一章。 龙文斌寻梦建宁墙垛越千年,依稀壮士眠。长矛驱恶豹,巨手举神鞭。江涌滔滔浪,崖流漱漱泉。建宁犹画布,妙笔绘新天。 龙正泉晨散步江堤膳后河边走,风吹韧柳摇。江烟临水浩,晓雾竞山高。远眺东升日,近观西渡桥。霜天梅有约,无雪亦香飘。 刘诗文送夏令箭荷花放,山前豌豆香。秋风期瑟瑟,夏雨免滂滂。目送炎炎日,心迎淡淡霜。老年无所事,倚竹数霞光。 周锡清吟鹭鸶霜衣雪羽立枝条,夙愿长存寄玉箫。风格孤高尘外物,远瞻四海任逍遥。 李典世紫薇花开玉饰琼枝月作邻,追求风雅岁弥新。霞衣恐为诗人识,素袂临风避俗尘。 郭颖赏景有感(新韵)风扬落叶翩,犹若舞蝶娈。万类循其序,奚何苦笑颜? 刘佳规观清溪棋盘石巧夺天工怪石嶙,藏幽纳静竹林新。神仙也好争高下,偷渡清溪奕俗尘。 谢石平观曲靖彩色沙林眼前梦幻从天降,鬼斧神工绘彩奇。泥复岩缝沿壑转,泉穿裂隙顺沟驰。驼峰雨饰呈凝态,石柱风雕展玉姿。漫步迷踪心醉处,沙林如画也如诗。 谭金良笔支塔一塔撑空势欲飞,雨珠串作玉帘垂。此生愿得如椽笔,写尽苍生万古悲。 苏国荣游洣水悠悠洣水向东方,恣意江流奏乐章。今日艄公能去哪,喜看两岸画如廊。 陈六来洣水河边傍晚闲吟微风汐月天空静,隔岸灯窗忽闪明。背对霞云和旧事,盘膝坐定向江声。 刘常文茶陵古城墙砖石重重垒,沧桑烙印痕。千秋圆缺月,一邑往来辕。早已硝烟息,自当天地翻。前朝刘子迈,转世亦无言。 吴宇欣重游明月山有寄甲辰再度赴名山,旧地重临意自牵。泉涌琼浆舒倦体,镇呈古韵悦流年。同斟绿蚁情尤炽,漫品佳肴兴更闲。最喜挚交心性契,再期欢会水云间。 何文庭京城独步小月河夏景最佳看雨余,槐花香细风梳柳。蝉儿何不抱琴来,伴我高声歌一首。 李晓清听手风琴老师演绎《我和我的祖国》风箱鼓荡大河长,琴键铺成山万冈。漫展红鳞千尺浪,青翎携起玉花翔。 陈国云风铃牖风轻触自鸣楹,时曳清商素壁生。客至偶然添碎玉,心尘拂尽始空明。 王恒芳生查子·湖南油菜花节攸县分会场歌吟笑起村之头,乐到村之尾。忘了踏青游,但赏芸苔美。 万亩黄金绸,一色乡村瑞。玉酿入诗囊,启封使人醉。 严秋林湘江女神公园一脉清波浩不收,春山扫尽黛眉愁。樱花百里吹香雪,翠竹千枝笼碧洲。舜帝无言人已去,女神有意梦长留。湘江今喜传佳话,徙倚名园更上楼。 陈淑贤炎陵避暑立秋闲吟炎威初敛送清商,徐步闲吟逸兴长。桃李菊香怀靖节,洣江波影蘸秋光。罗霄山脉晴空接,大院农场暑气藏。莫叹浮生驹过隙,从来饮者自留芳。 寻寻腾冲乡居暑热驱难去,犹当向野来。黄鸡仰首唱,红萼映天开。远岫青烟袅,深林风露裁。空山蝉渐歇,清气自悠哉。 丁源珍枫溪湿地公园采风有得荷风暗送暑中凉,蝉噪高枝柳线长。偶有蜻蜓穿碧叶,一湾晴翠入诗囊。 邓金龙偕友游古琴台携云踏浪上琴台,习习风从天际来。流水高山弦未绝,月湖相共影徘徊。 唐立钢夜赏江南小周庄闲来约友小周庄,一览江南之水乡。棹击湖心留倩影,溪经园内纳天祥。千家灯火如星闪,万缕云烟似舞狂。远客骚人频驻足,吟诗把酒弄清商。 肖家辉寄人早莺声处拾行囊,抚遍门庭恐梦乡。皆道春回风色好,眉端却比柳端长。 李君雪夜访梅风摇千斛玉,月泻一溪魂。 欲折春犹怯,清氛已叩门。 罗冰品菊我欲餐英去,篱前黄菊语。携壶向北山,拟共秋香煮。 欧阳建平外卖骑手穿梭街巷两轮风,汗雨横飞日夜同。准字当头无贵贱,好评山大压心中。 唐之宿玄天台观日出醉卧山巅晓露沉,振衣出帐啸林音。东君醒起懒妆抹,一脸红羞古到今。 张和平闰六月商隐诗社雅集有记乙巳天开重火劫,湘东地涌赤龙侵。乍疑暑气蒸霞色,忽讶蝉声沸午荫。砚底波澜吞九域,笔端星斗坠千岑。茶烟漫卷诗成未,夜半松风浣热襟。 胡耀军依韵和侯李平先生《赞株洲青商会爱心助残活动》俊彦从商处,慈怀济梓桑。一言盈善意,几语溢和光。雨润枯藤翠,春临弱蕊香。芝兰弘美愿,德举著瑶章。 欧盛唐夏日采菱绿荷欺白日,湖面荡清波。蓮下采菱女,叶间婀娜多。臂纤轻划桨,腰细自婆娑。侧漏阳光隙,微风共水和。 谭文彪书青简如舟渡月明,墨香犹作浪潮声。欲知兰棹向何处,风雨千年已计程。 王君杰拟天凉闲愁小住眉丛,短夜几回梦中。况复羁人无语,天凉又老梧桐。 彭竞莹书青书黄卷伴,素壁墨珠存。篆小豪情气,章多慧眼根。蝇头藏宇宙,蠹简刻乾坤。欲解羲皇意,挑灯夜未昏。 胡自宽病中吟竖子从来费琢磨,杖藜八秩又沉疴。桑榆疾患三求艾,病榻呻吟一曲歌。肤色蜡黄皮包骨,鬓毛斑白血无波。玉函一纸成定案,腠理藏魔岂奈何。 沈衡丽幽篁里漫步幽篁里,唯闻细细香。噪蝉林欲静,风扣竹扉凉。 周胜云芙蓉新咏绿叶初开半卷妆,污泥浊水斗妍狂。多情最似莲心苦,唯有芙蓉并蒂香。 李安霓裳霓裳叠影艳昭阳,玉笛冰弦绕画梁。舞到香残更漏尽,几曾成想误君王。 曾丹峰蛇年立秋吟绿草骄阳映照荣,金蝉古树奏歌声。农夫瞩望秧禾壮,晚稻抽升汁液盈。突降甘霖消暑热,适停渌水泛波清。风调雨顺宜居地,物阜人安醴邑名。 张声文江月晃重山·每于中夜梦当年曾记青衿一别,至今银发三千。每于中夜梦当年。频翻侧,心事舞翩跹。兴至拼觞座上,闲来提子枰前。书生挥斥赋雄篇。余生事,共逐钓鱼船。
协会简介
更多
株洲市诗词协会于2007年在南楚诗社(1984年)的基础上成立,现任会长贺夏盛,副会长侯李平、周祥新、孙晓庭、邱碧琪,秘书长周祥新,协会理事66人。 我市四县(市)五区都成立了诗协组织。全市现有注册的诗词社团组织100多个,各级会员6000余人,其中国家级会员113人、省级会员1200余人 、市级会员600余人,基本形成了市县(区)乡诗协三级框架。协会每年定期出版1本《南楚新声》,每年定期出版4期《株洲诗词》两本会刊,为会员和诗词爱好者提供学习园地。全市有17个诗协诗社定期出版自己的诗词刊物。 市诗词协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市文联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繁荣株洲文化、推进我市文化强市战略、致力诗词文化普及为目标,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建“全国诗词之市”、诗教普及和惠民服务工作,诗词“六进”活动特色明显,为打造株洲文化升级版,为株洲创建文眀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5年11月,株洲市荣获“全国诗词之市”称号。2008年至2015年,先后有株洲县、市芦淞区、醴陵市、攸县、茶陵县5个县(区)及攸县新市镇等4个乡(镇),荣获“全国诗词之乡” 称号。株洲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醴陵市一中、攸县工业路小学、茶陵县一中、株洲市四中、芦淞区庆云山小学、芦淞区金轮侨心学校、株洲县地税局等13个单位,荣获“全国诗教先进单位”。 株洲县太湖乡等8个乡(镇) 荣获“省诗词之乡”称号,茶陵一中等25个单位荣获“省诗教先进单位”。
诗词速递
更多
[萧学菊]
苇 雪
2025-10-04
[萧学菊]
金桂赋(折腰体)
2025-10-04
[唐湘子]
世相三章
2025-10-04
[淡如竹]
最高楼·陶家喜宴
2025-10-04
[东方歌]
秩堂
2025-10-03
[萧学菊]
刷脸即事
2025-10-03
[萧学菊]
还 途
2025-10-03
[淡如竹]
水调歌头·赞株洲南阀东方水谷
2025-10-03
[东方歌]
专湾垅里
2025-10-03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格律检测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砖刀点平仄 诗韵润灵芽——记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两三事
    郝 红有人说,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而在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的人生中,忙,就是“直挂云帆济沧海”;闲,就是“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光环存留过去,风雅正置当下。贵州省绥阳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李发杰董事长在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所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从政府到行业的“创业之星”、“纳税先进单位”,“十佳致富能手”、“优秀企业家”等等;从地方到社会团体的“十佳光彩之星”、“十大孝星”,“捐资助学情暖桑榆企业家”、“尊师重教典范”等等,数百个殊荣与称号应有尽有,牌匾满堂,闻名遐迩。而最光彩夺目而又包含人文气息的是那块挂在庭院大门最显眼处、由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亲笔题写的——“中华诗词之家”牌匾,这块牌匾,不仅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且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文气息与人格魅力。熟悉李发杰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世界里,不仅只有生活层面上的满足,还有着精神层面上的梦想。诸多的桂冠与光环,不足以充实他的整个人生。在他看来,尘世是人生唯一的天堂。而诗词,是各种艺术中最属于心灵深处的情愫。它能把人类灵魂高举到精神层面,能让人变得纯粹而丰盈。因此,对诗词的探究,早已成为他精神层面最大的追求。对于一个最初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来说,创作古典诗词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句名言阐明了热爱对于一个人谋事的重要作用。热爱,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也能让人的思想变得活跃而富足。所谓“砖刀点平仄”,就是诗友对他最贴切的评价。不难想象,在一个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建筑工人,是如何把最沉重的“砖刀”与最风雅的“平仄”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眼里,一块砖、一片瓦、一粒沙,都有着独有的韵味。当他把一块块青砖变成了方块字,把一片片锦瓦变成了湛蓝的天空,把黄砂变成了天边的云霞,他的“砖刀”便点出了蕴含着平平仄仄且能抒情达意、震撼灵魂、鼓舞人心的绚丽诗篇。从最初的古风到如今的格律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仅写出了心境,也写出了人生。在他的《劝夫》中有这样的句子:“岩上下雨岩下稀,劝夫赌场少去些。输了钱财是小事,输了阿妹你无妻。”这首带有方言的早期作品,虽然不入律,但却让人读之悟理,品之悟道。一首好的作品,不在于词藻有多华丽,也不在于意象有多深远,而在于通俗易懂,有烟火气。这种接地气的作品,宛若一座喷泉,总是能喷出智慧和寓教于乐的火花。如今,在且歌且行中,他的作品已不再青涩,在接地气中透着满满的韵味。无论是命题还是构思,均可称之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个中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的上乘之作不胜枚举。不再是“夜里拍额苦作诗,词笺遣韵韵来迟。”而是“雏鹰展翅借唐风,且效先贤一脉承。”那种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精神富足与体现心灵感应的创作方式,可圈可点,相辅相成。享有“中华诗词之家”之称,必有书香之底蕴。早在明清时期,一代祖李松溪携妻孟氏从江西迁入贵州省绥阳县儒溪乡大溪村,破土建立四衙寨,领召为业。李氏寨前立有围柱,乃土司四重衙门,凡文武官员途经四衙寨,文官须下轿,武官必下马,视为尊重。入黔至今三百余年,已传十七代。李氏宗族一向信而好古,子孙承志,耀门图强。以耕读商匠为本,人才辈出,进士、举人、博士、文化名人,比肩皆是。李家代有贤良,禀一世崇德,功业昭彰。其兄长李发模,系当代著名诗人。高情睿智,诗承一生。一首《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其妻喻明芬,贤良纯朴,相夫教子,相随一生。在她的笔下,丈夫是“年老气虚衰,回家觅路还。一心飞步走,腿脚难迈开。”从简单明了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老年人步履蹒跚的真实场景;在儿子李其浩的笔下,父亲既有“知是秋风盛,不堪岁月长”的奋发,也有“经春复夏餐风雨,一待霜寒便始开”的憧憬;在女儿李其琴的笔下,是对父亲“双肩挑二业,坎坷见精诚”的钦佩;在女婿文志坚的笔下,是对岳父“归来仍是少年郎,冬有春华,莫负风流”的祈福;在孙儿李凯的笔下,是对爷爷“长以诗心莳佳茗,满山淑气暖灵芽”满满的祝愿。在李发杰的影响下,即使是他身边的员工陈彪,也创作出“盈眼难收这边景,诗出唤就韵千行”的佳句……一门四代,乃至身边的工作人员,无不受之感染,无不为之苦学耕读,一脉相承。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诗心不改。从“砖刀点平仄”转型到了“诗韵润灵芽”。以农业旅游发展为主,破土千顷,创建了贵州大溪尖峰顶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家乡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的号召,带动家乡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为家乡建设、产业帮扶、助农扶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常言道,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他把平常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这七件事做到了极致,提升了层次。那就是:诗词歌赋书画茶。云蒸灵芽,承茶魂觅之真源;雾煮嘉木,禀茶道衍之灏气。在一片翠色中,摩崖石壁上的诗词歌赋,犹显大雅,让观者顿足难移。让人不禁感叹,在这高情茗香中,尤其彰显了中国的至尊文化——唐风宋韵!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笔者也不禁以拙联“茗香伴左,千壶妙语千壶韵;经古随缘,一树灵芽一树诗”以寄之。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心安理得,活得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无论是他的过去,还是他的现在,笃学好古,一直是他毕生的追求。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以优秀企业家为代名词的话,那么他的后半生,优秀诗人——这个称谓或许更加让他欣喜而热爱。很喜欢这句话:当你活成一束光,光够亮,就福泽四方;光微弱,就惠及身旁。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他心系地方基础教育,积极参与并投身绥阳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捐物、成立奖学基金、出资改善村级学校教学环境、支持村级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资助,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推动企业及农村开展诗词组织建设,壮大创作队伍,他竭力发展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已达200余人。为了不断提高农民诗友的创作水平,多次出资帮助乡村、学校全力推进诗词“七进”工作,特聘请专家学者不定期开展诗词讲座。不仅坚持每月一次开展诗词交流研讨活动,还出资创办了《博雅集》诗刊并定期发刊,一年出一册诗友作品集,大大提高了诗友的创作热情与诗词质量。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向各级诗词刊物投稿。在他的精心组织下,诗友作品不仅在县级诗刊登载,还散见于《中华诗词》,《贵州诗联》也在“诗人风采”、“诗社集锦”、“校园新声”专栏加以推荐。步入他的家乡,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他的付出与对他的褒奖。乡亲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他的敬重与感激。那些由他捐资修建的学校、道路、桥梁与亭台长廊随处可见。而最醒目、也是最深得人心的还是乡亲们自发为他所立的“丰德碑”。常言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性的口碑。这“丰德碑”足以见证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可谓名至实归。如今,他的企业是“中华诗词示范单位”,他创建的博雅诗社,也获得了“中华诗词示范单位”称号,他的家庭是“中华诗词之家”,而他个人,不仅是优秀企业家,还是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终身名誉副会长,优秀企业家——优秀诗人当之无愧!一个优秀企业家,如果兼备风雅,格局会高步阔视,情致会超逸绝尘;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兼诗人,一定会在企业文化中注入品格高洁的大雅风气,一定会让企业的精神领域更加充实与丰盈,在企业中寻找到人生的大意趣、企业的大气象、员工的大智慧。如此这般集优秀企业家与优秀诗人于一身的耄耋老人,笔者只想说:老骥伏枥,且将楼层更上;龙翔凤翥,惟斯精彩未央。2023年7月27日于筑城
    查看更多》
  • 胡少杰——用脚写出诗意人生
    2023年07月20日
  •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2023年02月25日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诗书画苑
更多

地址:株洲市芦淞区建设南路345号

邮编:100007邮箱:27627626@qq.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