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学会期刊
网站互联
通知公告
诗坛讯息
更多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本期作者(排名不分先后) 律诗:李恒贤 丁邦全 孙登先 尹本菊 姚尚平 朱明秀 杨东市 时英武 李保才 绝句:青和平 舒严华 李富华 丁 娟 方守庆 王素珍 朱守根 郭 远 方树森 李学庆 词: 唐加成 魏龙恩 邹 玲 苏林生 李家文 赋: 刘林春 李恒贤 秋雨忽忆 潇潇敲叶雨,漠漠冷窗灯。 屏内与谁语?发巅惊雪增。 诗裁三十载,心荐一壶冰。 鸿足百千里,几多沙草凝? 丁邦全 秋 思 一鉴平湖眼底收,青山倒影白云悠。 雁鸥苍鹭归飞即,菊桂丹枫竞染秋。 月到中天常约我,身为异客独登楼。 清辉照彻无眠夜,再赋新词解旧愁。 孙登先 中秋抒怀 玉兔无私照九州,携星带笑上高楼。 举杯畅饮家人聚,低首狂吟翰墨留。 仙谪盛唐诗不敌,笔停吾辈韵难休。 中秋佳节嫦娥舞,今岁良宵胜景收。 尹本菊 中秋抒怀 玉盘出海净无尘,灯火倾城倍觉亲。 桂子香随云影散,霓虹彩共月华新。 屏前笑语连寰宇,杯底光阴证岁轮。 莫叹蓬山千里远,清辉同照有情人。 姚尚平 中秋之恋 柿柿橙红穗穗珍,经年好景最宜人。 秋高气爽思千里,水快风凉月一轮。 意有缠绵花影暖,心无罔念桂香亲。 枫扬崖岸石榴子,照世晴光洗客尘。 朱明秀 月下思念 桂魄流辉浸碧空,银华万里与君同。 清光曾照连枝影,冷露今啼别后鸿。 欲寄相思无雁字,空将心事付西风。 瑶台若许重携手,不羡嫦娥一梦中。 杨东市 赏金秋 晴天一碧看花香,桂自斑斓菊自黄。 画染山峦飘落叶,云衔雁阵吻斜阳。 莲蓬晃脑枝千朵,稻穗弯腰路两旁。 道上虫鸣知我意,添成乐趣入诗行。 时英武 闲吟 把盏三更里,忽传风鼓门。 淮山多故事,楚郢有灵根。 词写清平乐,心仪夫子村。 清清一池水,槐影动波痕。 李保才 共月圆(新韵藏头) 愿随清景总流连,君倚高楼夜未眠。 长忆故园花满径,久凝霜鬓雀窥檐。 与邀素影斟杯满,共抚冰弦入梦寒。 月照归舟千里外,圆心如水映婵娟。 青和平 秋思 晕染淮山羡雁俦,轻舒莲绣枉凝眸。 秋风肯假生花笔,天下清思不写愁。 舒严华 秋 雨 间或暖温时又凉,忽而潇飒忽端庄。 非因商信负于我,为唤新年锦绣装。 李富华 咏 秋 金风送爽果飘香,稻谷垂头菊蕊黄。 耀眼红枫人欲醉,秋游赏景好时光。 丁 娟 咏 月 明月为谁圆,痴情绕枕边。 风儿捎个话,千里共婵娟。 方守庆 中秋怀故 品茶谁与度中秋,伴月只身依小楼。 孤寂莫名心上起,知交零落散如鸥。 王素珍 中秋团圆 团圆喜气洋,美酒溢芬芳。 共赏中秋月,家人福寿康。 朱守根 良 霄 天高飞玉境,金色洒人间。 桂子香浮动,嫦娥含笑颜。 郭 远 思 乡 梦里回桑梓,醒来天已明。 推窗风吻发,秋雨更牵情。 方树森 观血月(通韵) 天文独演霸苍冥,屏退闲杂四野宁。 轮玉轮红仙女面,月缺月满世人情。 李学庆 忆周师文龙 无涯云海掩琼宫,遥想周师沐雨风。 种罢蟠桃黉序就,开蒙教授众仙童。 唐加成 水调歌头·淮舜共婵娟 淮舜中秋夜,碧水映星天。秋香漫漫平野,心寄桂中年。 可叹春花早逝,又见夏风已去,霜雪朔风寒。 伏案烛光下,情写字行间。 唤秋风,临秋雨,夜难眠。北鸿南雁,怎知蟾影几时圆? 望月凡尘心曲,问月梦中思念,赏月合家全。 世上万千事,唯盼共婵娟。 魏龙恩 水调歌头·鸠江绿道咏婵娟 且忘过来事,把盏乐今天。管它明旦晴雨,几近杖朝年。 日日衣来伸手,餐餐肴来张口,岁岁不炎寒。 蝴蝶逐庄梦,何似酒诗间? 扁河览,奇石觅,柳阴眠。但怜凫鹭,不知饥腹可能圆? 一朵香花头戴,八句芳心口占,福寿颂双全。 忍奏二泉月?绿道享幽娟。 邹 玲 水调歌头·秋怀 星汉恒无极,万古照人寰。春来秋往,人生光景百年间。 昨日亭台共醉,今夕江湖独步,聚散似云闲。 俯仰成陈迹,谈笑对长天。 叹浮生,怜过客,历尘烟。天涯海角,阅尽冷暖与悲欢。 寥落寒江孤影,飘渺霜风暮雨,犹有素书还。 月色中秋满,千里共情牵。 苏林生 鹧鸪天·能源城中秋赏月 喜结淮河翰墨缘,豪情直上彩云巅。 香飘金桂秋方半,皎洁婵娟宫正圆。 敲雅韵,展瑶笺,蛮腰铁塔舞蹁跹。 矿工邀月酡颜醉,阵阵欢歌透九天。 李家文 临江仙·秋夜与儿视屏 荒院西风吹树影,寒霜惹我思亲。 手机屏幕看犹真。一人在异域,是否瘦三斤。 最怕和你说再见,奈何夜半更深。 秋凉勿忘要添衣。照儿身上月,应解父母心。 刘林春 千里婵娟赋 夫玉宇悬镜,清辉漫庭。千里同洒,万家共明。照山河而如昼,抚城郭以若莹。孩童院中逐影,老叟门前诉情。若虚江天孤月轮,九龄夜月相思意:苏子把酒问明月;太白对影盼期盟。但见冰轮流转,不知几度阴晴。 若独倚西窗,遥望北塞。云路苍茫,关山隐壁。雁字横秋而翔,鱼书漫夜情急。思故园之莼菜,念旧友之颜容;隔千嶂之层云,共一轮之清泽。但守初心互相,何惧道阻分隔。 且古今同望,天地共仰。谢庄赋月,杜甫思乡。阿炳弦中泣月,王维画里凝霜。虽经桑田沧海,不改玉魄清光。先贤曾题诗文,向来悲喜感概;今人纵隔屏幕,依旧心语传扬。视频可寄欢笑,微信能慰离肠。 于是莫怨暂分,应惜长念。圆缺有时,聚散常惦。看烟雾终云开,待桂辉自逢返。守得初心不改,必能金镜团圆;行看昨梦渐消,犹可瑶池互伴。且将相思寄婵娟,化作祝福遂心愿。祈君千里共此,清光永沐一身;浩荡万家同为,浩彩长随不散也。 嗟乎!盼人长健,愿世和谐。谷物收获,笑颜常开。孩子茁壮成长,老人安康常伴;姑娘贤淑俊俏,小伙体健才佳。纵使东西异地,同沐月华生涯。此景天地永存,相逢笑谈但见;此情人间长驻,为暖梦魂情裁。千秋婵娟共此,万代同仰瑤台。诗曰: 星海遥倾万里埃, 山河漫转素光来。 人间天上相期许, 终拂云霓圆梦哉。
七月流火
2025-07-22
学会简介
更多
诗词速递
更多
[刘继和]
七律·循道(平水韵)
2025-10-09
[归鸿(方守庆)]
黄山岩崖松
2025-10-09
[孙登先]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四十三、四十四
2025-10-09
[孙登先]
寒 露
2025-10-09
[孙登先]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四十五、四十六
2025-10-09
[孙登先]
中秋抒怀
2025-10-06
[孙登先]
庆祝国庆七十六周年
2025-10-06
[孙登先]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四十一、四十二
2025-10-06
[孙登先]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三十九、四十
2025-10-06
赛事纵横
更多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格律检测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砖刀点平仄 诗韵润灵芽——记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两三事
    郝 红有人说,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而在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的人生中,忙,就是“直挂云帆济沧海”;闲,就是“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光环存留过去,风雅正置当下。贵州省绥阳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李发杰董事长在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所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从政府到行业的“创业之星”、“纳税先进单位”,“十佳致富能手”、“优秀企业家”等等;从地方到社会团体的“十佳光彩之星”、“十大孝星”,“捐资助学情暖桑榆企业家”、“尊师重教典范”等等,数百个殊荣与称号应有尽有,牌匾满堂,闻名遐迩。而最光彩夺目而又包含人文气息的是那块挂在庭院大门最显眼处、由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亲笔题写的——“中华诗词之家”牌匾,这块牌匾,不仅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且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文气息与人格魅力。熟悉李发杰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世界里,不仅只有生活层面上的满足,还有着精神层面上的梦想。诸多的桂冠与光环,不足以充实他的整个人生。在他看来,尘世是人生唯一的天堂。而诗词,是各种艺术中最属于心灵深处的情愫。它能把人类灵魂高举到精神层面,能让人变得纯粹而丰盈。因此,对诗词的探究,早已成为他精神层面最大的追求。对于一个最初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来说,创作古典诗词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句名言阐明了热爱对于一个人谋事的重要作用。热爱,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也能让人的思想变得活跃而富足。所谓“砖刀点平仄”,就是诗友对他最贴切的评价。不难想象,在一个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建筑工人,是如何把最沉重的“砖刀”与最风雅的“平仄”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眼里,一块砖、一片瓦、一粒沙,都有着独有的韵味。当他把一块块青砖变成了方块字,把一片片锦瓦变成了湛蓝的天空,把黄砂变成了天边的云霞,他的“砖刀”便点出了蕴含着平平仄仄且能抒情达意、震撼灵魂、鼓舞人心的绚丽诗篇。从最初的古风到如今的格律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仅写出了心境,也写出了人生。在他的《劝夫》中有这样的句子:“岩上下雨岩下稀,劝夫赌场少去些。输了钱财是小事,输了阿妹你无妻。”这首带有方言的早期作品,虽然不入律,但却让人读之悟理,品之悟道。一首好的作品,不在于词藻有多华丽,也不在于意象有多深远,而在于通俗易懂,有烟火气。这种接地气的作品,宛若一座喷泉,总是能喷出智慧和寓教于乐的火花。如今,在且歌且行中,他的作品已不再青涩,在接地气中透着满满的韵味。无论是命题还是构思,均可称之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个中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的上乘之作不胜枚举。不再是“夜里拍额苦作诗,词笺遣韵韵来迟。”而是“雏鹰展翅借唐风,且效先贤一脉承。”那种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精神富足与体现心灵感应的创作方式,可圈可点,相辅相成。享有“中华诗词之家”之称,必有书香之底蕴。早在明清时期,一代祖李松溪携妻孟氏从江西迁入贵州省绥阳县儒溪乡大溪村,破土建立四衙寨,领召为业。李氏寨前立有围柱,乃土司四重衙门,凡文武官员途经四衙寨,文官须下轿,武官必下马,视为尊重。入黔至今三百余年,已传十七代。李氏宗族一向信而好古,子孙承志,耀门图强。以耕读商匠为本,人才辈出,进士、举人、博士、文化名人,比肩皆是。李家代有贤良,禀一世崇德,功业昭彰。其兄长李发模,系当代著名诗人。高情睿智,诗承一生。一首《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其妻喻明芬,贤良纯朴,相夫教子,相随一生。在她的笔下,丈夫是“年老气虚衰,回家觅路还。一心飞步走,腿脚难迈开。”从简单明了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老年人步履蹒跚的真实场景;在儿子李其浩的笔下,父亲既有“知是秋风盛,不堪岁月长”的奋发,也有“经春复夏餐风雨,一待霜寒便始开”的憧憬;在女儿李其琴的笔下,是对父亲“双肩挑二业,坎坷见精诚”的钦佩;在女婿文志坚的笔下,是对岳父“归来仍是少年郎,冬有春华,莫负风流”的祈福;在孙儿李凯的笔下,是对爷爷“长以诗心莳佳茗,满山淑气暖灵芽”满满的祝愿。在李发杰的影响下,即使是他身边的员工陈彪,也创作出“盈眼难收这边景,诗出唤就韵千行”的佳句……一门四代,乃至身边的工作人员,无不受之感染,无不为之苦学耕读,一脉相承。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诗心不改。从“砖刀点平仄”转型到了“诗韵润灵芽”。以农业旅游发展为主,破土千顷,创建了贵州大溪尖峰顶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家乡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的号召,带动家乡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为家乡建设、产业帮扶、助农扶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常言道,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他把平常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这七件事做到了极致,提升了层次。那就是:诗词歌赋书画茶。云蒸灵芽,承茶魂觅之真源;雾煮嘉木,禀茶道衍之灏气。在一片翠色中,摩崖石壁上的诗词歌赋,犹显大雅,让观者顿足难移。让人不禁感叹,在这高情茗香中,尤其彰显了中国的至尊文化——唐风宋韵!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笔者也不禁以拙联“茗香伴左,千壶妙语千壶韵;经古随缘,一树灵芽一树诗”以寄之。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心安理得,活得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无论是他的过去,还是他的现在,笃学好古,一直是他毕生的追求。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以优秀企业家为代名词的话,那么他的后半生,优秀诗人——这个称谓或许更加让他欣喜而热爱。很喜欢这句话:当你活成一束光,光够亮,就福泽四方;光微弱,就惠及身旁。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他心系地方基础教育,积极参与并投身绥阳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捐物、成立奖学基金、出资改善村级学校教学环境、支持村级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资助,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推动企业及农村开展诗词组织建设,壮大创作队伍,他竭力发展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已达200余人。为了不断提高农民诗友的创作水平,多次出资帮助乡村、学校全力推进诗词“七进”工作,特聘请专家学者不定期开展诗词讲座。不仅坚持每月一次开展诗词交流研讨活动,还出资创办了《博雅集》诗刊并定期发刊,一年出一册诗友作品集,大大提高了诗友的创作热情与诗词质量。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向各级诗词刊物投稿。在他的精心组织下,诗友作品不仅在县级诗刊登载,还散见于《中华诗词》,《贵州诗联》也在“诗人风采”、“诗社集锦”、“校园新声”专栏加以推荐。步入他的家乡,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他的付出与对他的褒奖。乡亲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他的敬重与感激。那些由他捐资修建的学校、道路、桥梁与亭台长廊随处可见。而最醒目、也是最深得人心的还是乡亲们自发为他所立的“丰德碑”。常言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性的口碑。这“丰德碑”足以见证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可谓名至实归。如今,他的企业是“中华诗词示范单位”,他创建的博雅诗社,也获得了“中华诗词示范单位”称号,他的家庭是“中华诗词之家”,而他个人,不仅是优秀企业家,还是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终身名誉副会长,优秀企业家——优秀诗人当之无愧!一个优秀企业家,如果兼备风雅,格局会高步阔视,情致会超逸绝尘;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兼诗人,一定会在企业文化中注入品格高洁的大雅风气,一定会让企业的精神领域更加充实与丰盈,在企业中寻找到人生的大意趣、企业的大气象、员工的大智慧。如此这般集优秀企业家与优秀诗人于一身的耄耋老人,笔者只想说:老骥伏枥,且将楼层更上;龙翔凤翥,惟斯精彩未央。2023年7月27日于筑城
    查看更多》
  • 胡少杰——用脚写出诗意人生
    2023年07月20日
  •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2023年02月25日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诗书画苑
更多

地址:淮南市田家庵区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100007邮箱:528949612@qq.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