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团体组织思想政治建设 张祖海
发布时间: 2025/8/27 15:55:47 阅读:56次
社团组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核心是确保其发展方向与国家主流价值观、社会发展需求一致,同时凝聚成员共识、规范组织行为。具体而言,其意义:一是把握正确方向。引导社团组织在法律法规框架内活动,避免出现偏离社会稳定、违背公共利益的行为,确保其成为服务社会、助力发展的积极力量。二是凝聚组织共识。通过统一的思想引导,帮助成员形成共同目标和价值认同,减少内部思想分歧,提升社团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行动一致性。三是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团组织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相结合,例如在诗词文化传承中发挥正向作用,实现组织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郁州诗社大多数的会员都是退休人员,退下来之前在原单位受到了较长和严格的思想教育。到了诗社之后往往会忽视这项工作,认为不成问题了。但实际上在原单位工作时约束比较多,党组织的约束,纪律的约束,还有提拔任用等重要因素的约束。到了诗社就比较松散,约束力小了很多。因此,更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讲政治、讲团结、树正气、树形象"来不断地提高会员的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水平,做新时代的合格诗人,并建设“政治高强、精诚团结、风清气正、艺术精湛、率先垂范”的诗社领导班子和诗词组织。
那么,社会团体该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呢?
首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核心是将诗歌创作与传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弘扬主流价值观,在艺术表达中坚守社会责任感与文化立场。一是规范活动内容。在诗歌研讨、作品征集、朗诵分享等活动中,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契合社会公序良俗”作为基本准则,提前审核活动主题与内容,确保活动传递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二是加强思想引导。定期组织社员学习相关政策与文化导向(如新时代文艺工作要求),通过学习培训、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社员理解“文艺为人民、为时代服务”的内涵,提升思想认知与文化自觉。三是 融入社会价值。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开展具有正向意义的实践活动,例如围绕重要纪念日(如国庆、建党日)创作主题诗歌,或参与公益文化传播(如进社区、企业等分享红色诗歌),让诗歌成为传递正确思想、服务社会的载体。
其次,正确把握诗词创作导向。诗词为谁写、写什么、怎么写,这就是诗词创作的导向,其核心是立足真实情感与正向价值,兼顾传统规范与时代语境,让作品既有文学美感,又能传递积极意义或引发深度共鸣。一是情感导向。拒绝虚浮,扎根实际。创作需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情感触动(如家国情怀、亲情友情、人生感悟),避免无病呻吟或刻意堆砌辞藻。例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正因其饱含对民生的真切关怀,才成为千古绝唱。二是价值导向。传递正向,观照现实。作品应契合主流价值观(如爱国、向善、求真、奋斗),或对社会、人生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如反思生活、歌颂美好、传递希望),避免低俗、消极或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三是审美与时代导向。守正创新,贴合语境。守正,尊重诗词的格律、意境等传统审美规范(如平仄、对仗、意象运用),保证文学性; 创新,融入时代元素(如现代生活场景、当代人的精神困境与追求),让作品贴近当下读者,避免脱离现实的“复古”。
第三,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用人导向作为诗社管理和诗社政治生态建设的根本性指导原则,深刻影响郁州诗社建设和运行效能,激发诗社领导班子及有关人员的担当作为,形成“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的良性循环。?在诗社中要绝不能出现只要位置不干事情;绝不能出现争权夺利,斤斤计较;绝不能出现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杜绝搞文人相轻、相互贬低甚至相互攻击等现象。我们作为已经退休的人员,要一切顺其自然,有能力的就要发挥余热。郁州诗社一贯坚持“能干、愿意干”的用人原则,在领导岗位的要尽心尽职,其他的也要做到与世无争。如果说要争,我们要争什么?要争出精品,争为传承诗词优秀文化和诗社发展多做贡献,争多做为广大会员和社会服务的工作,争做培养新人、帮助别人的工作。
(作者张祖海,系连云港郁州诗社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