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与担当
作者:杜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抗倭英雄戚继光在四百年前就立下这句铁骨铮铮的誓言,它如同一道能划破历史长空的精神闪电,照亮我们中华民族血脉中那种永不褪色的忠诚品质与担当精神。
这位在明●嘉靖年间的年轻将领不求功名利禄,而是将个人的安危、责任与担当融入到他的爱国情怀当中,融入到大明江山社稷与生民福祉当中;其志向之崇高、胸襟之宽广,铸就了一座穿越时空的精神丰碑。
当倭患渐息,海疆重归宁静时,戚继光将军的这句誓言如愿以偿,在他的努力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历史发展到今天,这句誓言依然能穿越历史,还能升华为一种民族精神或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激励和鼓舞着一代代国人,激励着无数英雄儿女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一座爱国情怀与家国情怀共存的精神丰碑。这座丰碑,正是对‘忠诚与担当’的永恒诠释。
戚继光之忠诚,打破了传统士大夫“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思想局限,展现出他对倭寇入侵的忧患意识与自觉守护。在皇权至上的明代,他的忠诚呈现出惊人的超越性,这不仅体现出他对朱姓王朝的效忠,更能体现出他对华夏的这片土地、对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百姓、对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的全心守护。这种忠诚挣脱了名缰利锁,摒弃了斤斤计较,将拯救民族命运作为责任担当与历史使命。他组建戚家军、创新鸳鸯阵、改进武器装备,每一滴心血皆尽显忠诚。历史时刻在昭示着我们,唯有这种与人民福祉血脉相连的忠诚,才能经受起时代浪潮的冲刷而愈显光辉,才能成为中华文明延续的精神支柱和精神丰碑。
戚继光之担当,绝非逞匹夫之勇,而是植根于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坚强意志,是一种守土有责、敢为天下先的责任与担当精神。面对大明王朝开国以来遗留下来的卫所制,他冲破权贵和士大夫的阻力、冒着被杀头的危险给明世宗朱厚熜谏言,费尽周折才将“卫所制”改为“兵役制”,此举强化了军队的战斗力,此等勇气,非常人所能及。
因为“卫所制”的不足之处在于军费要自筹、军粮要靠士兵自种、军事装备也要自己造,军人缺乏训练,再去打仗就显得力不从心。在这种逆境中,面对倭寇猖獗的危局,他不怨天尤人,不以“不可为”为借口,而是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从兵源选拔、军事训练、战术创新到后勤保障,实施了全方位的军事变革,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这种担当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毅,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更是于万难中开辟新路的创造之力。若无此般近乎偏执的担当精神,“海波平”的理想则很难实现。
如今,时代的车轮已经驶入二十一世纪,我们这代人面临的“海波”已从具体边患演变为民族复兴征程中的全方位挑战,譬如:国防力量加强、科技进步与突围、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外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博弈、内部杜绝吏治腐败等等,其复杂性远超往昔。然戚继光的精神与光茫,能穿越时空之阻隔,是忠诚与担当的好榜样。
新时代的忠诚,首在忠诚于党的领导。也是对历史、对人民的忠诚与担当,是对民族伟大复兴之核心力量的坚定追随。党的领导是当代“海波平”最根本的政治保障,是应对惊涛骇浪的定海神针。此忠诚要求我们不仅在风平浪静时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在大变局中能保持坚定的立场,在思潮激荡中能保持头脑清醒,将个体价值融入党和国家伟大事业发展的洪流。
新时代的担当,重在续写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华章。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破解“卡脖子”难题时的技术攻关,体现在推动共同富裕时的真抓实干,体现在维护国家主权利益时的寸土不让,体现在弘扬核心价值观时的自信与自觉。这种担当要求我们摒弃“佛系”与“躺平”,拒绝“内卷”与“虚无”,以“舍我其谁”的锐气,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基伟业当中。
昔日英雄荡涤外侮,留给我们山河无恙;今朝我辈自当以赤子之心恪守忠诚,以磐石之志勇担使命,在这片古老而青春的土地上,谱写更加壮丽的“海波平”新篇章,尽显新时代的忠诚与担当。
作者简介:
杜雪(笔名:厚德品福,三秦老杜,“福太阳 照八方”!)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
《决策中国专家智库》客座教授
中国民族影视艺术发展促进会文化旅游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陕西福佑未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成人教育委员会会员
《中广资讯网》副总编
《文学百花苑》杂志社签约专栏作家
文学百花苑作家联盟副主席, 陕西分会主席
《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会南通分会理事
在香港卫视《中华大健康》栏目担任“国际健康形象大使”
在《中国影响力人物数据库》任 “红色诗词文化传播大使”。
担任《第1健康报道》健康宣传大使
中国教育电视台新闻部授予 “时代楷模 先锋人物”荣誉称号。
二十一世纪奢侈品文化功勋人物
“福太阳 照八方”“红太阳 照八方”牌世界顶级奢侈品酱酒创始人,一级品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