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研读〈仓央嘉措情歌集〉感记》 ——雪域情诗与凉州魂的共鸣 [散文]

皮休     发布时间: 2025/10/4 11:10:29
阅读:8次      分享到

《研读〈仓央嘉措情歌集〉感记》
——雪域情诗与凉州魂的共鸣


作者:王全祥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第一次读到仓央嘉措的这句诗,我就被深深震撼了。那是怎样一种不羁与洒脱,怎样一种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冲破了宗教和世俗的重重枷锁,直击人心。此后,我便对他的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日又重新捧起《仓央嘉措情歌集》,沉浸在他用文字编织的深情世界里,久久不能自拔。


仓央嘉措,这位六世达赖喇嘛,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他本应是雪域高原上高高在上的宗教领袖,身披袈裟,在经殿中诵经祈福,接受万民的朝拜。然而,他的内心却向往着世俗的生活,渴望着爱情的滋润。他在佛与情之间徘徊,在灵与肉的边缘挣扎,这种痛苦的抉择,让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情与无奈,也让他成为了藏传佛教史上最具争议,却也最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


翻开《仓央嘉措情歌集》,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质朴而真挚的情感。他的诗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晦涩难懂的典故,却用最平实的语言,道出了人间最纯粹的爱情。“在那东方山顶,升起洁白的月亮,玛吉阿米的脸庞,渐渐浮现在我心上。”简单的几句诗,勾勒出一个静谧而美好的画面,一位少年,望着东方山顶升起的明月,心中思念着自己心爱的姑娘。那种纯真的情感,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在读者的心田,让人感受到爱情最初的美好与甜蜜。这让我不禁想起自己的一些作品,像我创作的《月光下的思念》:“月光如水洒窗前,思绪纷飞念旧缘。往日欢颜常入梦,相思无尽夜难眠。”同样是在月光的映照下,寄托着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虽然风格上与仓央嘉措的有所不同,但那份真挚的情感却是相通的。在诗歌的世界里,无论古今,无论地域,爱情始终是人们永恒的主题,是心灵深处最柔软的角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抹色彩 。


仓央嘉措的情歌中,也不乏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定。“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这首诗,看似在劝人不要相见、不要相知,以免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实则恰恰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感悟和无法割舍的眷恋。一旦遇见了那个对的人,又怎能轻易忘却呢?这种矛盾的心理,正是爱情的魅力所在。就像柳永在《雨霖铃》中所写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离别时的痛苦与不舍,对未来的迷茫与担忧,都在这寥寥数语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爱情,有时候就是这样,充满了无奈与伤感,但也正是这些酸甜苦辣,让它变得更加刻骨铭心,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再读仓央嘉措的诗歌,我又看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他被困在布达拉宫的高墙之内,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却失去了最宝贵的自由。“我修习的喇嘛的脸面,不能在心中显现,我没修的情人的容颜,却在心中明朗地映见。”在他的心中,佛法的清规戒律远不如世俗的爱情来得真实和重要。他渴望像普通人一样,在阳光下自由地奔跑,与心爱的人相伴一生。这种对自由的向往,贯穿了他的整个诗歌创作。我也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过对自由的追求,比如《自由的风》:“我愿化作自由的风,穿越山川与时空。不受尘世的束缚,追逐心中的梦。”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我们都渴望摆脱束缚,追寻内心真正的自我,去拥抱那广阔无垠的世界,去探索生命的无限可能。


仓央嘉措的诗歌,不仅仅是爱情的赞歌,更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在这看似简单的诗句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无奈与感慨。人生在世,谁没有自己的秘密和心事呢?我们总是在努力隐藏自己的内心世界,却不知这样的负担会让我们步履维艰。而在这佛光普照的高原上,本应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人们却因为心中的执念而无法解脱。这让我想起苏轼的那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总是充满了遗憾和不完美,我们应该学会坦然面对,放下心中的执念,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幸福,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解脱。


从艺术特色上来看,仓央嘉措的情歌也别具一格。他的诗歌大多采用藏族民歌的形式,语言简洁明快,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这种独特的形式,使他的诗歌更容易在民间流传,也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同时,他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比如“你是金铜佛身,我是泥塑神像,虽在一个佛堂,我俩不能同堂。”诗人用金铜佛身和泥塑神像来比喻自己与爱人之间的身份差距,虽近在咫尺,却如同天壤之别,无法在一起,这种无奈和痛苦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我的创作中,也常常借鉴这种手法,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情感,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我想要传达的情感。


在阅读《仓央嘉措情歌集》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思考着诗歌与人生、爱情与信仰之间的关系。诗歌,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仓央嘉措用他的诗歌,记录了自己短暂而又绚烂的一生,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又充满矛盾的灵魂。他的爱情,虽历经波折,却依然闪耀着光芒;他的信仰,虽与世俗产生冲突,却也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我们,在这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又该如何平衡爱情与信仰,追求自由与梦想呢?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无论如何,仓央嘉措的诗歌都将永远陪伴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去勇敢地追求爱情,去坚定地追寻自由,去用心地感受生活的美好。正如泰戈尔所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们要像仓央嘉措一样,在有限的生命里,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合上《仓央嘉措情歌集》,心中依然感慨万千。仓央嘉措的诗歌,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爱情的真谛,自由的价值,也让我们在阅读他的诗歌时,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力量。我相信,只要人类对爱情和自由的追求不息,仓央嘉措的诗歌就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经典。


我是王全祥,生长在凉州这片土地,作为一名诗人,凉州是我灵魂的栖息地,也是我创作灵感的无尽源泉。这片土地的雄浑与沧桑、历史与文化,深深烙印在我的诗歌创作中。当我读仓央嘉措的情歌,那些情感的触动与我在凉州大地上的感悟也有着奇妙的呼应。


想起我写的《七绝·西凉吟》:“胡商汉农共一垆,羌笛秦筝伴月孤。莫道边尘埋侠骨,春风先度古皇都。”在凉州的历史中,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这里交融汇聚,就如同仓央嘉措在佛与情之间徘徊,两种看似相悖的元素,却在这片土地上碰撞出独特的火花。凉州商业贸易发达时,“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岑参这句诗生动描绘的繁华背后,是文化融合的包容与和谐。而仓央嘉措情歌里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不也像凉州这片土地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一样,充满着打破常规的勇气吗 ?


还有我的《沁园春》中描绘的“大漠孤城,千载烽烟,万里雪霜。望祁连横亘,冰川映日;石羊奔涌,浊浪淘光。烽火台残,胡杨影瘦,几处荒村枕旧隍。驼铃远,剩沙痕雁迹,暮色苍苍。”凉州这片土地经历过无数的沧桑变迁,就像仓央嘉措经历过身份与情感的挣扎。在历史的长河中,凉州见证过战争的残酷,也经历过和平的繁荣,而这些都被岁月刻在了这片土地上。仓央嘉措在他的人生里,也经历了从尊贵的达赖喇嘛到渴望平凡爱情的少年的转变,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如同凉州大地上曾经的烽火硝烟与宁静祥和,都成为了独特的印记。


我创作的《凉州是融入我血脉里的原乡》中提到“祁连山的雪水漫过沙丘,在腾格里边缘织出绿洲的网,沙漠公园的梭梭林里,千年军阵在黄土地上复活,新的诗行正在生长,凉州都在血管里静静流淌”。凉州于我,是血脉相连的原乡,仓央嘉措的情歌于他,是情感的寄托与宣泄。我们都在各自的作品里,倾诉着对生命中重要事物的热爱与眷恋。仓央嘉措对爱情的执着,就像我对凉州这片土地的深情,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不会改变。


在我创作的《高铁驰风过古州》里有这样的诗句:“高铁驰风过古州,霓虹闪烁映高楼。葡萄美酒香如旧,笑对今朝岁月悠。”现代的凉州在发展变化,古老与现代在这里交织。而仓央嘉措的情歌,虽然诞生于遥远的过去,却依然能在现代社会中引起人们的共鸣。这说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爱情、自由、对生活的感悟这些主题,永远是人类共同的情感追求。就像凉州的葡萄美酒,历经岁月,香气依旧,仓央嘉措的情歌,也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再看我的《南楼令》中“遥忆旧凉州,黄沙漫眼眸。叹往年、城破人愁。”对往昔凉州的追忆,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沉情感。仓央嘉措在他的诗歌里,也追忆着爱情,追忆着自由的时光。我们通过诗歌,让过去的时光与情感在文字中重现,让后人也能感受到那份真挚。


《凉州夏日风光记》里,我写“城楼高峙接云平,西望祁连雪未晴”、“湿地风来暑气消,蒲丛深处隐兰桡”、“柳影垂湖钓落霞,睡莲开处有人家”。这些夏日里凉州的美景,是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仓央嘉措的情歌里,那些对爱情的描绘,也是生活中美好的情感瞬间。诗歌,就是这样,能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与深沉情感,用文字定格,成为永恒。

《凉州怀古》中“古道西风岁月悠,残垣断壁诉春秋。羌音一曲余音在,不见当年万户侯。”岁月的沧桑变迁,在凉州的古迹中体现,也在仓央嘉措的人生里演绎。我们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感悟着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我在创作中,一直尝试将凉州的地域特色与情感表达相结合,就像仓央嘉措将藏族文化与个人情感融入他的情歌。我们都希望通过诗歌,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所热爱的事物,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力量。无论是凉州的历史文化,还是仓央嘉措的爱情故事,都有着独特的魅力,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感受。


作为一名凉州诗人,我深感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弘扬凉州文化的责任。在我的诗歌创作中,始终以凉州为主题,用文字描绘这片土地的美丽与沧桑,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情。而读仓央嘉措的情歌,让我更加明白,诗歌的力量在于真实的情感表达,无论主题是爱情、家乡还是人生感悟,只要饱含真情,就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我希望通过我的诗歌,能让更多人了解凉州文化,就像仓央嘉措的情歌让更多人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一样。


我还写过《我灵魂的故乡》,其中提到“在河西走廊的臂弯里,凉州我的故乡,静静安躺像一本古老的书,每一页都写满岁月的诗行。雷台汉墓的尘土中,铜奔马扬起不羁的蹄,那穿越千年的奔腾姿态,踏响历史的鼓点声声不息。天梯山石窟的佛像,慈悲的目光俯瞰人间沧桑,石窟里的壁画色彩斑驳,讲述着往昔的繁华与荣光。” 凉州的这些历史遗迹,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如同仓央嘉措情歌里承载的情感记忆。它们都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过去,也影响着现在和未来。


我创作的《凉州春色赋》里 “天马湖醒衔燕语兮,桃花灼破塞上迟。莫道凉州春色晚兮,东风已谱武威诗。”描绘的凉州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是这片土地的活力所在。仓央嘉措情歌里对爱情的向往,也是对生活的希望。希望,无论是在地域文化中,还是在个人情感里,都有着强大的力量,支撑着我们不断前行。


从我的这些作品与仓央嘉措情歌的对比和联系中可以看出,诗歌是一种跨越时空和地域的艺术形式。虽然我们生活的环境、经历的事情各不相同,但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爱情、自由、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这些情感元素在不同的诗歌里都能找到共鸣。仓央嘉措的情歌,让我在自己的诗歌创作道路上,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启发,也让我更加坚定地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


最后,我想用自己创作的一首诗来结束这篇读后感:
《七律》读仓央嘉措情歌由感
作者:王全祥
雪域情歌意韵长,仓央故事诉情殇。
佛前寂寞思真爱,世上飘零念旧光。
词句清新传雅意,诗心炽热诉衷肠。
千年过后情依旧,不朽篇章万古扬。
注释: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