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诗论-对话录《第二章》诗歌的底层逻辑 [诗论]

xier     发布时间: 2025/8/17 10:16:30
阅读:41次      分享到





对话录
《第二章》

科学的尽头是玄学吗?
不是,科学没有尽头

玄学是什么?
科学的一个种类


《一》
怎样才能写出好的诗歌
深入你的行业,产生超越旁人的见解

怎么深入行业?
干一行,爱一行

如何才算深入行业
你的见解说出来,别人迅速信服

人写诗必须上大学,读文学博士吗?
行万里路也是

必须学会格律吗?
格律只是技术,不是见解

律句是什么?
比格律更模糊的技术

写诗不需要技术吗?
需要,但技术有无穷多种,不止是格律

《二》
苹果是物质吗?
是,能被感知的,都是物质

烂苹果好吗?
不好不坏

你平常不吃烂苹果,不说明它坏吗?
烂苹果我不喜欢,不代表土地不喜欢,烂苹果是土地的营养

人怎么知道烂苹果,能营养土地?
土地消化了烂苹果,作物产量高了

《三》
人是物质吗?
是,是物质和精神的组合

人有精神吗?
有,人会使用物质,选择善恶,分辨真假美丑

是人自己有精神吗?
不是,是道赋予的

精神能被赋予吗?
可以

土地有精神吗?
有,它会选择水,排斥火

选择是精神吗?
是,选择如何使用,是精神的特点

金钱是物质吗?


金钱有精神吗?
有,它会选择如何被使用

是金钱自己在选择使用吗?
不是,是人在选用

金钱被人选用,自己哪来的精神
人赋予的,物质一旦被选择,就被赋予了精神

《四》
什么是传播?
精神向外输出

什么是传媒?
传播的道路

为什么要传播?
摧毁和重建!

传播能摧毁什么?
能摧毁一切

传播如何做到摧毁一切的?
传播实现教育,教育形成见解,见解摧毁和重建一切!

什么是教育?
一切对外部的改变

为什么能教育?
因为感觉到的,不止是自己

传播了,就能教育吗?
是的,传播的目的是改造教育他人!改造就是摧毁和重建

教育有错吗?
有对,有错

有错的教育吗?谁会明知错了,还去教育?
少数人的选择,多数人会选择对的教育

有人说自己的表达,不是教育他人,仅仅是自己喜欢?
自己喜欢,不用让外人感觉到!

有人说发出来,也只是自己喜欢,没想让人感觉到?
被外人感觉到了,就不受他的愿望控制了!

他说,只是发给有相同爱好的人看的?
他的愿望不是事实,他在欺骗他人和自己


有不用教育,就存在的事物吗?
原生的事物,都不是教育出来的

哪些是原生的事物?
很多,比如说话,做饭,歌唱,音乐,绘画…
都是人类先天原生的能力,早期人类都会

诗歌是原生的事物吗?
是的,原始人类不用上学,就会诗歌音乐

原生的事物能被教育吗?
可以通过教育改变。
这就是今天的艺术,不同于原始艺术的原因

艺术进步到今天,不是间接说明教育都是好的吗?
有些是进步了,有些是退步了

哪些艺术退步还不如古人?
需要自然真诚的艺术,很多不如古人

《五》
社会分阶层吗?
不分,是少数人分的

少数人为什么要把人分阶层?
便于分化人群,模糊降低真善美见解

阶层如何降低见解?
细分让人思维分散,失去重点,从而让人见解混乱

见解的重点是什么?
真善美

分阶层能影响真善美的见解吗?
沙子在面粉表面,很好分辨
沙子掺入面粉各层,就难于分辨了
分阶层就是将假恶丑像沙子一样混入见解

诗歌创作分阶层吗?
不分,分阶层是主观人为的

有人说只有豪门后代,受过教育。才能写出真正的诗歌
不是,诗歌是人类天生的能力

没受过教育,字都不认识,那里来的诗歌?
诗歌是人的本能,可以口口相传,早于文字,更早于教育

口口相传,不就是教育吗?
哭声口口相传。不用学都会,不是教育的结果

哭是诗歌吗?
怎么知道不是?甚至可能是哲学,唱歌,倾诉。
人类天生有表达本能,声音是其中的一种

《六》
如何判断是好诗歌?
见解好

什么样的见解是好的?
多数人赞同的见解

能举例吗?
《锄禾》

那个像诗歌一样的儿歌吗?
那不是一般的诗歌,
《锄禾》传达的见解,大了说,可以成为国策;小了说,可以让你的后代生生不息

我写过一首《除草》,我觉得比《锄禾》更好,可以吗?
仿制的东西没有见解

有人说《锄禾》,应该叫《悯农》,一个宰相写的,农民写不出这样的诗歌吧?
《锄禾》的见解,宰相没有

还有什么是好诗,能再举例吗?
《春有百花秋有月》

那不是顺口溜,打油诗吗?
这首诗的见解,是修行人当中很高的见解,被所有修行人都认可,人们学会了能够解脱苦海

这种诗,我一天能写很多吧?
似即不是,好的见解会迅速被人群接受并信服

好诗歌有什么特点?
主要有2大特点
第一是见解明确
第二是被同行业的人快速接受信服

谁的诗,符合这个特点?
伟人的诗,周总理的诗,陈毅元帅,鲁迅的诗,以及历朝历代的好诗,都符合这个特点
语言明确,见解迅速被人接受

《七》
语言晦涩,就不是好诗了吗?
真善美见解明确,即使词汇晦涩,也是好诗!
好诗不能见解晦涩

朦胧诗不是好诗吗?
也可以是好诗。但语言朦胧,不能见解朦胧

学写诗,需要学很多知识吗?
不一定,文盲也可以写出好诗

学写诗,是不是要懂很多旁门的学问?
天下知识学不完!不去学习,也可以写诗

看不懂别人写的诗,怎么写诗?
写诗不一定要看懂别人,自己有感受就好

不学大诗人,怎么知道自己在进步?
学了大诗人,自己也可能退步

怎么会?
邯郸学步,不会走路了很正常

那么不应该学习了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学习

不应该主动精进学习吗?
应该,但要先分辨善恶好坏

见解高才能写诗吗?
谁都可以写诗,但见解高才能写出好诗

《八》
我们知道厚黑学见解很低,为什么还能传播?
假恶丑与真善美共存

为什么假恶丑,有时能大行其道?
此消彼长,是人世间的特点

假恶丑如何做到不被清除的呐?
为了名利,有人故意而为的

如何故意而为?
比如说,美丑混合

如何美丑混合的,能举例吗?
我们都知道,
“精致”是个好东西,往往与顶级尊贵相关
“利己主义”是个坏东西,历朝历代都没脸见人
有人就将其组合成“精致利己主义”,为利己主义镶嵌钻石,于是,利己主义光天化日在世间横行
模糊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边界,降低见解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见解
把好人和坏人放在一起。比如将鲁迅和胡适放并列

还有什么方法?
将坏人和天道放到一起,比如将曾国藩、朱熹等与悟道并列

《九》
真的没有二次创作吗?
任何见解不同的艺术文学诗歌,都是一次创作

改编原著,算不算二次创作
不算,见解不同

可是二次创作很风靡啊?
因为可以借势原创作。快速轻松实现名利
同时,可以扭曲原著的见解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