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观清代文学家,小说家蒲松龄的一生,少以才显,长期科举末取功名,直到七十一岁始中贡生。但其善于搜罗怪事奇闻,终成《聊斋志异》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俚曲亦动人。思其历,咏其才,感而成一篇赋:
呜呼柳泉!一生襟抱未展,半世落拓青衫。却将磊块愁肠,化作文林瑰宝;且把孤愤之意,铸就小说短篇。今作此赋,以歌其人其书,泣鬼惊狐,实乃字字用心焉。
若夫寒窗之孤影,聊斋志异天下惊。
君不见淄川书生十九岁,县府道试冠群英。童子锋芒而惊学政,奈何青云路总不平。七十一岁始中贡生,半百坎坷几困场庭。毕家馆课三十余载,石隐园中而灯火明。夜阑人静而墨香溢,搜神谈鬼以记幽冥。彩笔频挥而搜狐魅之事,幽明相通以写世道人情。
昔闻柳泉设茶烟于道,南来北往而搜罗奇闻。豆棚瓜架雨如丝,姑妄言之且听真。狐女婴宁憨笑之意,鬼魂聂小倩恨之深。花妖狐魅似有人格,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非是妄言神怪之事,胸中块垒以借杯薪。官场黑暗若狼虎暴,科举荒唐凭笔墨嗔。
莫道文言神来之笔,聊斋一出而九州兴昌。承袭六朝志怪之髓,创新唐传奇法之长。虚实相生而情节浪漫,诗化意境且雅韵悠扬。诡谲瑰丽而井然有序,简练文笔亦终解迷茫。欧美日韩竞译介,戏曲影视改编忙。世界短篇称王者,中华文脉添华章。
观其虽无科场题名志,却有文章万古存。俚曲农书之惠百姓,诗词文赋而寄精魂。民间语言常融雅俗,生活智慧而入奇文。冷雨寒灯孤寂之夜,聊斋字字暗喻民心。
嗟乎!千古文坛寂寞之人,一生沦落以写乾坤。岂料身后而耀寰宇,鬼狐传奇以泣仙神。柳泉之水常清如许,聊斋之魂万古长春!
注释: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博人,清代杰出文学家、短篇小说家,以《聊斋志异》闻名于世,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