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乙巳中秋我和家人又到紫云湖参观。山青水秀鸟舞,草紫花红人游。虽下着雨,但游人举伞而穿行草木之间,欢声笑语!氧气充足,生态大好。思以前尘灰乱飞,矿渣遍布,实乃邯郸决策者和万民经十多年改造之功也!吾多次来此,一次比一次优美,感而成一篇散赋:
滏水之西,太行余脉。昔有紫山,石色含黛。紫气东来,传说女娲炼石补天之地。然忆往昔,战国赵奢受封马服君,紫山为其封地,马姓由此肇兴;唐末黄巢兵败遁隐,据传削发为僧于此。至若明清之际,紫云山青松翠柏亦名闻千里。
然及至现代,小煤窑林立,山体疮痍,煤尘蔽日,地下水脉断流。自甲午(2014)年始,邯郸举生态修复之策,关矿坑以还林,引滏水而润岳,日夜劳作而不休。于是凿石填壑,植树八十万株。蓄水三十万方,筑坝成湖。十年砥砺,终使荒山着翠衣,废矿化作明珠。
若夫春和景明,紫云湖碧波潋滟,如翡翠嵌于群峰之间。桥连九曲,曲曲通幽;湖生三岛,岛岛相连。昔矿渣沟变身三十万立方碧池,倒映白云青山。雉鸡白鹭等飞跑,鸟声回环。至若夏木阴阴,绿荫覆坡,水杉法桐竞秀,榉树国槐成行。更有叠水平台如梯田花海,紫云湖双瞳剪水,落差十三米成飞瀑,活水润泽十里八乡。秋深时节,三百亩花海翻紫浪,粉黛乱子草若云似霞。马鞭草误作薰衣草,游人醉看桑格花。待冬雪皑皑,雾凇挂枝!湖面如镜,游客迷痴。
至若改造之功,万人瞩目。干部捐资添绿,企业斥资千万,民众迁坟让路,学子植苗培土。尤记八旬翁媪,荷锄巡山如珍视自家园林;青年志愿者,寒暑接力守护花木。更见紫云湖连片美丽乡村,高粱万亩摇金浪,油菜花田蜂蝶忙。生态与经济共舞,青松同翠柏争行。
嗟乎!紫云湖之变,非止山水之美容,实为人心净化之功也。昔赵奢葬此,马服山犹存名将风骨;今百姓耕耘,绿水晶折射时代之容。观粉黛草柔如锦缎,恰似建设者柔情铁骨;望紫云湖澄如明镜,正照见邯郸人赤子之形。天地有大美而不语,人间至美更在心美花红。
赞曰:
滏水西来润紫峦,疮痍旧矿化澄澜。
运来万木扶苍嶂,开启千泓蓄碧湍。
九曲桥通花海漫,双瞳湖映鹭姿欢。
女娲若见重修处,应叹红尘胜炼磐。
注释:邯郸紫山湖风景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西北部,是太行山余脉生态修复的典范,集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于一体,主峰海拔498.4米,被称为'邯郸第一山'。紫山湖又名紫云湖,因近来三百亩粉黛乱子草若紫云而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