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中华名相赋 [辞赋]

王桂才     发布时间: 2025/10/7 15:23:44
阅读:10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观中国古代自设丞相以来,名人辈出,今以管仲,李斯,箫何,曹参,诸葛亮,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王安石,张居正为典型,歌其功,叹其过,有感成一篇散赋:
序曰:
乾坤有序,阴阳相生;帝王临朝,丞相弼政。自三代设宰辅,至秦立丞相,百官之长,佐天子而理阴阳,安社稷而抚兆民。今溯青史长河,撷英华数子,以赋彰其德业,铭其遗风。
溯夫春秋奠基者,管仲首开新局之功。
颍上管仲,桓公之肱骨而名也!昔齐国内乱,鲍叔荐贤,遂展经纶之才而有声。行“尊王攘夷”之策,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创盐铁官营之法,通货积财,富国而强兵。其言“仓廪实而知礼节”,道尽治世根本;其功“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孔子犹咏其能。开春秋首霸之局,启贤相济世之范,诚乃千古宰辅之宗!
观夫秦统六合,李斯铸就宏规之强。
楚人李斯,佐始皇而成帝业而流芳。献远交近攻之谋,裂六国如摧枯朽;立郡县中央之制,废分封以定一统强。更令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归于一式,万里江山凝为整体而彰也!然焚书坑儒,苛法严刑,终致沙丘矫诏,身死族夷而亡也。
既而汉室之栋梁,萧何守成而开新焉!
沛县萧何,随汉高祖而起草莽之间。楚汉相争,坐镇关中,输粮秣以济垓下;天下初定,搜集律令,制《九章》以安黎元。月下追韩信,慧眼识国士;临终荐曹参,遗策惠百年。所谓“萧规曹随”,非守旧也,乃与时休息,以柔克刚而汉祚传也。汉家四百载基业,实赖此默默夯筑基石之坚也!
于是乎蜀汉孤忠之相,诸葛亮光照千秋。
琅琊孔明,隐居隆中观天下而有谋。三顾茅庐,隆中一对计定三分;白帝托孤,鞠躬尽瘁而躬身。治蜀以严刑峻法,却使路不拾遗;征南以攻心为上,遂令夷汉归心。木牛流马运粮秣,八阵图成慑敌魂。虽星落五丈原,然《出师表》丹心可鉴,“静以修身”遗训长存。千古君臣际遇,未有如鱼水之契者;万世忠贞典范,未有越武侯之知音也!
于是乎大唐贤相,房杜魏征共铸盛世辉煌。
观夫贞观之治,群星璀璨:房玄龄善谋,杜如晦能断,并称“房谋杜断”。然尤以魏征为镜,照太宗之得失。直言敢谏,二百余疏凝为《贞观政要》;水舟之喻,十思之诫响彻千秋庙堂。君畏臣直,臣知君明,遂有开放包容、四夷来朝之盛唐。宰相须用读书人,于此而见其真义彰!
更有变法图强者,王安石张居正励精革弊而为天下先。
北宋王介甫,倡“天变不足畏”,行青苗免役诸法,欲破积贫积弱之困难。然操切过急,党争纷起,终致人亡政息而堪怜。明首辅张居正,挽狂澜于既倒:考成法肃贪腐,一条鞭税天下延。十年之辅政,国库充盈凭良策,边防巩固而节源。虽身后遭戮,而“救时宰相”之名,足证改革之勇与艰!
嗟乎!观历代名相,或开创于乱世,或守成于升平,或变法于庙堂。其心术,以天下为己任;其功业,与山河共久长。然宰相制度,终随帝制而消亡。今人追思,非慕权位,乃敬其“先忧后乐”之襟怀,“知行合一”之智长。诚如《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丞相已逝,而其治国之道、为民之心,犹可资今人镜鉴而留章也!
赞曰:
沧海横流显栋梁,名垂青史几人彰!
管仲李斯谋计远,萧何武侯为贤良。
魏征直谏人成镜,居正革新明未强。
名相难寻何处好?民心天理晓兴亡。
注释:丞相是具体官职名,意为“辅佐君主”,负责统领行政事务,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起源于春秋战国,管仲为首位杰出宰相;秦朝正式确立左右丞相制,李斯为著名代表。‌‌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