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邯郸道赋 [辞赋]

王桂才     发布时间: 2025/10/6 21:35:05
阅读:32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中秋之时,我和家人又重走邯郸道。人民路天桥把邯郸道分隔,分南北两段,南街至回车巷,北街至学步桥畔。街道古色古香,有邯山书院,李景廉故居,慈禧行言,回车巷,学步桥等景点,街两侧门市毗连,人流涌动。目前巳成为全国网红打卡地,邯郸道名震四海。作为邯郸人,思其三千余年历史,感其走过战国汉唐元明清至今无数名人,文化底蕴深厚,感而写一篇散赋:

乙巳中秋,与家人漫步邯郸道。见青砖叠战国烟云,朱檐悬盛唐星月。想李白醉骑白花骆,岑参驱马过长街,今凡履亦踏旧时痕。更见邯山书院传诵弦歌,李景濂故居墨香未散,学步桥下沁水悠悠,回车巷沧桑依旧,街两侧门市繁华,人潮涌动,遂以赋记之。
滏水汤汤,太行苍苍。邯郸古道,横贯八荒。商贾络绎碾深辙,学子踌躇染尘裳。昔有蔺相如回车避廉颇,巷陌犹存谦让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处,丛台尚啸铁衣霜。始皇呱诞朱家巷,吕不韦奇货藏帷帐。苏秦困囚说六国,荀卿辩道启儒光。一街而尽收战国气,青石板上岁月铿锵!
忽见西面邯山书院青砖黛瓦,乾隆十年立学邦。张箴授业传经典,新学改制启智窗。劝学堂前琴棋列,青年夜校烛火长。东侧李景濂故居红星耀门楣,末科进士传奇扬。殿试翻页成榜尾,却育冯友兰、朱自清桃李满堂。更闻张国彦谏议坊石柱巍然,父子尚书映斜阳。文脉如滏水,千载润邯乡。
沁河蜿蜒映学步桥影,石拱三孔若虹渡沧桑。庄周寓言警世深,寿陵少年岂痴妄?或云燕客实学舞,赵女翩跹步生光。桥头磁州窑馆陶泥转,拉坯刻花韵悠长。黄金楼耀日光灿,嘉美文创八音扬。最是香油坊里磨声细,千年技艺透街香。
且看战汉风格融明清,无人机演毛遂自荐强。学子身着战国袍,笑谈负荆请罪事;游客手捧拉花咖啡,细品完璧归赵章。慈禧行宫存耻训,邯郸驿馆客感伤。二百万人潮涌卷地,三千岁月文脉续斯乡。《将相和》曲响彻夜,《邯灯郸影》舞未央。

嗟乎!昔时帝王之将相道,今成百姓通衢而逍遥游。诗仙羁旅痕犹在,商贩吆喝声更稠。黄粱未冷新茶沸,古道常新人如流。试问卢生醒未?且看霓虹灿处,邯山书院灯火依然旺,学步桥头稚子笑语昂。千年月色照来客,原是人间烟火最绵长。

赞曰:

沁水东流岁月徂,青砖黛瓦证荣枯。
回车巷口星霜换,学步桥头黎庶趋。
旧邸墨香萦绛帐,新街灯影焕丹图。
三千龄道繁华处,烟火人间继圣苏。


注释:赋中化用李白《邯郸登城楼》、岑参《邯郸客舍歌》、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等典故,并融入2025年街区实景。末句以书院学子、桥头孩童呼应“凡圣同途”之旨,喻文化传承正在日常烟火中生生不息。
邯郸道是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陵西大街东侧的历史文化街区,南北长约2.1千米,规划面积约36万平方米,于2025年1月25日正式开街,定位为展示古赵文化的文旅地标,融合历史遗迹与现代商业,日均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
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由邯郸产投集团打造、盈石企业管理咨询(武汉)有限公司管理运营,以“以文为魂、以旅为轴、以商为底”为精准定位,是邯郸市重点打造的文旅新地标工程,拥有回车巷、邯郸行宫、邯山书院等十景,以及夜生活休闲区和一座大型跨街观光天桥。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