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 天道有常,世情难料
中秋夜思 月无残缺处,光有阴晴时。 轮转匀无咎,规则定有司。 团圆应此夜,离别却相思。 可笑人间事,无从探虚实。 译:月亮本无残缺,它是球形的天体(当然表面也有陨石坑),自始至终都完完整整地在那里。之所以时圆时缺,是因为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空间关系,导致光照阴影周期变化(有光明,就会有黑暗,光明与黑暗的对立统一)。它们各自轮回转动,均匀而不出差错,运行的轨迹规则精确巧妙,有如天道掌控。今夜应该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人却因分离而更起相思。天体的运行规律是可以预测的,可笑人世间的规则却总是无法探清虚实。 论:i韵对我来说是窄韵,能用的字实在太少,不好写。因为在我看来,“z(h)ic(h)is(h)i”和“bipimi……jiqixi”虽然都是i韵,但读起来是不一样的。“你ji不ji道啊”,“我母鸡啊”,说不好普通话的广东人就是这样被嘲笑的,但这才是最直观的押韵。偏偏到写诗的时候,那些人就装聋了。所以,我在用这个韵的时候,有时避免不了同音。当然我一般会做一些处理,如果避无可避,那就算了。这首诗最终选用的都是s(h)i,两个“shí”分头尾,两个“sī”摆中间。 月无残缺处,光有阴晴时。 这一联包含的哲理和隐喻,我想应该不用我多做解释。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不管我有提到还是没提到。其他人不讲解自己的诗(即使是读者提问),或许是故作高深怕露馅,或许是诗无达诂欲留余味。我呢,只是单纯不要脸,自己当自己的读者,又经常在译论里面偷偷加入更多意味。所以诗友看我的诗,似乎理解了,看了译论,又不懂了。这就对了,因为有些意味是在诗外加的(哈哈,以上纯属说笑,狗头)。 “阴晴”,第一感觉是对“圆缺”,但咱可不能为了对对子胡说八道,一句话意思还是要说得通的。“残缺”对“阴晴”,两同对两反,我觉得很有意思。再说声韵,“缺”字在平水韵属仄声,当然我之所以不用“残破”而用“残缺”,跟平不平水没关系,纯粹是觉得此处“残缺”比“残破”更合适。这一联的重音,可以放在“月无处”“光有时”的一处或多处,三四的位置不太重要,若有人依近体诗格律将后半句改成“光有暗明时”,我倒觉得不如“光有明暗时”顺口。人有一个弊病,就是为了所谓的声律和谐,把常用词的语序颠倒或换字,反而弄得生硬。 轮转匀无咎,规则定有司。 又是一个一旦翻译就失去韵味的句子。上文给出的是其中一个版本,但我不是很满意。“轮转”,转是多音字,从取用的字义看,三声四声都说得通。只是从声韵角度看,四声跟后面的“咎”字相冲,所以请读三声吧。 “轮转”可以单纯看字面意思,就是“像轮子一样转动”。与之对应的“规则”也可直接以字义解析,圆规的法则、圆形的运行规律(有些候选字我喜欢查一下它的造字本义和引申义,总体更能切中我的那个字我更愿意选)。所以“轮转”和“规则”就有了奇妙的对应,因为“轮”对“规”,“转”对“则”(这是个冷笑话)。 这一联,前半句强调的是轮转环绕均匀不可出错,后半句强调的是运行规律的精确巧妙(月亮围绕地球,地球围绕太阳,遵循的是相同的规则,地月、地日的大小远近如此巧妙,导致从地球上看,日月大小基本一致)。 以上对于理解本句大意已经足够,但“轮转”同时也是借指佛教道家的教义,轮转、轮回。“规则”则是天道规则、自然规律。所以后面接了“无咎”、“有司”这样很玄乎的词。《周易·乾》有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无咎”的意思是没有过失,没有灾祸,本句理解成“没有差错”,没有问题,只是缺失了人性和佛性的意味。“有司”,有主管、掌控的权利。所以这两句营造出了一个有如天道般的存在,在规则之力的引导下,万物各行其是,不可逾越,所谓“天网恢恢”(我可不是在说有关部门)。 “匀”“定”二字,这次好好炼了一下,以往可能只用“常”“自”等一些介词,其实对于大意已无碍,无非锦上添花,见仁见智的东西。 团圆应此夜,离散却相思。(定稿时又改成“离别”了) 这是倒装句,正常语序是此夜应团圆,却(因)离散(而)相思。中文其实不太讲究语法、词性,什么主谓宾、定状补,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这东西辨得太清楚容易魔怔,于诗无益。“我,秦始皇,打钱”,谁都知道谁给谁打钱。对于诗词,大概认得实词虚词就好了。虽说对仗一般是实对实,虚对虚,有了妙用,实对虚也未尝不可。 按照我的习惯,“团圆”(tuanyuan)二字结构都是“囗”,又是个叠韵词,怎么也得给它配一个联绵词,或双声或叠韵,字形相似更好。可以取用的其实也不少,“流浪”、“惆怅”、“辗转”、“孤独”、“漂泊”、“飘飖”。从声韵上看,近体诗要求取仄声字,这里我倒是平仄都可,因为这两句重音在“应”和“却”。在这首诗中带入个人的情绪,不是我的本意。所以“惆怅”“孤独”虽然合适,但我不想用。 我最初想表达的意思是分离、离别、不在家。“离异”(liyi)其实不错,只是我不懂它为何发展出了离婚的意思,为了避免歧义,还是不用了。“离别”其实也不错,意义与“团圆”完美相对,平水韵“别”字是入声,粤语音lei4bit6,算是尾音相同(虽然字形不相似)。用平水韵的朋友应该会很高兴,嘿嘿,“别”是入声字哦,属仄声!对此我只能呵呵,你可以说遵循近体诗的规则和平水韵的规定,你写的诗符合近体诗的要求,但在古今音发生变化的年代,你再说是为了抑扬顿挫、声律和谐,搞笑呢!? 可笑人间事,无从探虚实。 那结尾的“人间事”到底指何事呢,其实在前文的字里行间已经说了一些,没触及的也很多,读者在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联想到其他。最简单的,你要说我在调侃调休,也是可以的。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02日 14:24:02     分类:译论篇
   8         1
[诗:七律] 吾诗浪漫
吾诗浪漫皆生造,时事须从别处寻。物象入心翻作句,言辞出意化成音。笔头旧事争如戏,天下文章卓不群。任尔捧杀诋毁罢,浮沉聚散看流云。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28日 21:17:08     分类:望月集
   5         0
[古风] 哲学篇·诗说·其二 宇宙
于生死外人到此,在有无中物观之。情感取其才三四,身心得它任九十。月自古今时造访,日向天地处告辞。从来江山万里画,不过笔墨一行诗。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28日 20:54:58     分类:望月集
   4         0
[诗话] 时光逆旅——与诗圣的跨时空相遇
前段时间去长沙旅游,写了一首杜甫江阁。那晚,我和老婆沿着江畔,一路向南朝着杜甫江阁走去。夜色下,这座仿唐建筑金碧辉煌,格外耀眼。 走到江阁边,一大群人或坐在几层阶梯上,或倚着岸边栏杆,一支乐队在人群中高歌。远处,一幢幢高楼大厦联动变换着图案,橘子洲上点缀着密密麻麻的灯光。我们没有买票进江阁,只是看看夜景,各个角度看看江阁就走了。 当时随口拟了四句: 过杜甫江阁 麓山集文秀,湘水聚诗灵。 倚看江阁老,长歌忆少陵。 我想象自己倚着栏杆,在岳麓山和湘江的见证下,看着江阁慢慢老去,繁华褪尽,回想杜甫漂泊的一生。 但接下来几天我总觉得意犹未尽,就想把它扩展成八句。不过写着写着发现原先四句用不上,就成了新的一首。一般的怀古已经概括不了这首诗的题材了,这首诗叫做: 江阁溯古 荏苒临湘水,江阁对望行。 流金辞斗拱,落叶返沙汀。 春燕衔泥退,孤舟携客停。 白鸥忽跃起,野老出相迎。 这次不再是江阁慢慢老去,其实这座江阁也不是杜甫生活过的江阁。那时,杜甫从成都远赴长沙投靠好友,在城外临江租了一个简陋的阁楼,取名“江阁”。两年后,杜甫逝世于从长沙到岳阳的湘江之上的小船上。杜甫生活过的那个阁楼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随着我慢慢走近江阁,周围的景物好像渐渐模糊,化作时光的隧道,每一步走近都离历史的真相更近一步。我看见金碧辉煌的装饰从这座木质建筑中褪去,建筑工人如一团团光影,将阁楼上的瓦片和木梁一一卸下。和平年代过去,战争年代来临,又一个和平年代到来,又一个战争年代临近……那个化作尘埃的阁楼又重新复原。湘江上随水漂流的落叶倒流着返回沙汀的树枝上,春天的燕子从鸟巢里衔起泥土倒飞着往后退去,一只孤独的小船携带着远道而去的船客从岳阳方向逆流而来。然后所有画面在此时此刻定格,镜头以小船为中心来了个360度环绕运镜,然后推近、聚焦。突然,一只白鸥高高跃起,凝固的时间如镜子般破碎,重新回归正轨。一位沧桑的老人从船舱里走出,迎面而来。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24日 17:17:54     分类:译论篇
   15         3
[古风] 长征
十年抗战史,人民血泪书。江山虽遇难,我辈不为奴。三军勇千胜,万众齐一呼。但知前路好,无畏走长途。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06日 11:02:52     分类:望月集
   19         2
[诗论] 每个节日都是诗人的狂欢
诗人们似乎有个特性,总是摩拳擦掌地为了每一个时节准备着,如同蛰伏着的猛兽,在猎物靠近前屏住呼吸,藏匿身形。然后蓄势待发,一招致命。每个立春、立秋、清明、端午、中秋……诗人们早早地打好草稿,按捺着自己提前表达的冲动,终于等到了当天,或赏春或伤春、或悲秋或赞秋,来个清明哭坟、端午怀古、中秋赏月……作品如井喷,不禁让人感慨,现代诗之壮观,更盛全唐。 二零二三年临近中秋,我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小诗: 近中秋有感 中秋已渐近, 圆月正当织。 思人皆克制, 情愁未到时。 我的诗兴并不多,一般同个主题写一首就写不出第二首了。二零二四年七夕将近,倒是有了灵感,写了一首七夕在望: 乞巧 河鼓生明灭,天琴自转移。 星河如在望,思绪正当即。 牛郎星,又称牵牛星、河鼓二,拜耳命名为天鹰座α,是一颗白色主序星。作为一颗盾牌座δ型变星,其光变周期在0.8-1.5h之间。 织女星,又名“天琴座α”,也被称为“织女一”。织女星是北半球第三亮,全天第五亮的恒星。计算表明,织女星在12000年前曾经是当时的北极星,公元13727年左右将再次成为北极星。《诗经·小雅·大东》有言:“跂彼织女,终日七襄”,描述织女星整日整夜七次移位运转。 以“河鼓”称牛郎,以“天琴”称织女,刻意分一中一西,此为一。说好听点叫“中西合璧”,说难听点叫“中西不分”,是好是坏全凭看诗人一张嘴。刻意以专业名字称之,使不熟悉的人感受不到七夕的人文氛围,此为二。以“河鼓”对“天琴”,形成工对,此为三。“河鼓”、“天琴”各可与“明灭”、“转移”相关联,此为四。“明灭”、“转移”各与其星体特性相关,此为五。题目“乞巧”的意味要细品,此为六。“如”字的意味要深品,此为七(终于凑了个七)。七夕将至,牛郎织女好像已隔着银河逐渐望见彼此,诗人们又开始整装待发了。 转眼又一年过去,七夕又到了。这次我写不出来了。
发表时间:2025年08月29日 23:02:53     分类:译论篇
   37         0
[诗:五律] 江阁溯古
荏苒临湘水,江阁对望行。鎏金辞斗拱,落叶返沙汀。春燕衔泥退,孤舟携客停。白鸥忽掠过,野老起相迎。
发表时间:2025年08月14日 21:52:58     分类:望月集
   36         0
[古风] 以诗之名
人间多纷扰,凭心自在观。我辈皆劳碌,世事甚茫茫。此身终寂寂,诗名始流传。争相咏唱者,不会是同行。
发表时间:2025年08月08日 23:50:28     分类:望月集
   36         3
[古风] 思君记·其六
相逢直欲弃此身,宇内游兮忽回神。或是思心偶惊梦,从来月色不扰人。盈虚冉冉滴如漏,动静悠悠见无痕。彻夜凝眸总不动,却从天顶到家门。
发表时间:2025年08月08日 23:38:46     分类:望月集
   41         0
[诗:五律] 忆少年
青春常有悔,年少欠思量。老去时相忆,行来亦不妨。得失因著我,悲喜以成章。岁月如重返,少年复此狂。
发表时间:2025年08月08日 23:37:08     分类:望月集
   52         0

1 2 3 4 5
  • 117 条记录 第 1 页/共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