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 秦应康|浅谈散曲的创作
浅谈散曲的创作秦应康散曲,作为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可歌、可谑、可怒、可哀"的多元声口,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和文学爱好者。它既不像锦衣玉食般高不可攀,也不像洪水猛兽般令人畏惧,更不是大音希声般难以捉摸。散曲,原是一种"街市小令、村坊俚唱",却能在方寸字句中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唐诗、宋词到元曲,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光辉顶峰,而散曲作为元曲的"轻骑兵",同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一、散曲的定义与特点散曲是元曲的一种。从音乐角度划分,元曲分为北曲和南曲,而流传最广的是北曲。北曲又分散曲和杂剧(戏曲)两种形式。这里所讨论的散曲,指区别于戏曲的那部分,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曲,但不包括杂剧中的戏曲部分。散曲中的小令又名"叶儿",是散曲的短小者;散套又名"套数",是散曲的成套者。有人称曲为"词余",这里的"余"并非"剩余",而是因为宋词至金元渐衰,随时代变迁、民族文化交融,生发一种新鲜文体。它蜕变于词,故称"词余"。然词曲家王易指出:"词曲门户各殊,势力相等,作者各擅专长,安见此遂为彼之余邪?"(《词曲史》)明代徐师曾亦曰:"高下长短委曲以道情者曰曲。"可见,"词余"实为一种崭新文体。散曲具有独特艺术特点: 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能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丰富情感和深刻思想; 诙谐幽默、活泼泼辣、饶有情趣,在众多文学形式中独树一帜; 可直接抒发情感,无论个人感慨或社会批判,均能淋漓尽致地展现; 最要紧的是"可歌"——每首散曲都对应固定曲牌、旋律与板眼,既可清唱,亦可锣鼓伴衬,这是它与诗词最本质的分水岭。二、散曲的经典佳作举例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为何能唱"哭"?音乐提示:越调"陶写冷笑",天生高冷;马致远却用冷笔写热肠,反差出悲。句法可歌:全曲28字,一字一板,恰入北曲"五句腔";末句拖长声,"断肠人——在——天——涯"自然带哭腔。景—情蒙太奇:前三句18字9景,镜头剪切快;"夕阳"一句慢镜头定格,恰是务头,锣鼓暂停,笛子长音,听众瞬间破防。这首小令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凄凉的秋日景象,道尽了离乡背井、漂泊异乡的思乡之情。马致远用寥寥数语,将自然景物与游子的情感完美融合,使后人千秋传唱,引起共鸣,堪称感人心魄、令人慨叹的传世佳作。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如何用锣鼓"击"人心?中吕宫"高下闪赚",鼓点多用闪板。"聚""怒"皆去声,正好落闪板,似重锤连击。衬字藏锋:舞台本"伤心呀秦汉经行处",一衬字"呀"把咏史变脱口秀,当场戳破兴亡真相。张养浩在这首散曲中,以潼关为背景,抒发了对家国兴亡的感慨,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他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以及百姓在其中所承受的苦难,展现了作者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王磐《中吕·朝天子·咏喇叭》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伤了这家,吹翻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如何做出"重金属"效果?音乐同构:《朝天子》伴奏正是唢呐,以喇叭嘲喇叭,"以乐器之嘴骂乐器之人"。节奏模仿:"腔儿大"加赠板,唢呐循环换气长音,鼓师滚奏仿橹声;末句"水尽鹅飞罢"突然收头,唢呐放炮破音,剧场效果拉满。这首散曲看似描写的是小小的喇叭,实则通过喇叭的吹奏,揭示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王磐以小见大,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展现了散曲以小见大、寓庄于谐的艺术魅力。 三、全国散曲创作与组织的2025版图组织"双轮驱动"(1)高校方阵:中山大学"中国散曲研究中心"、南京师大"唐音元曲研究所"、陕西师大"西部散曲文献中心"三家,2022—2024年共招收硕博39名,产出CSSCI论文120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8项。(2)民间方阵:截至2025年8月,全国注册省级散曲社团27家、地级市学会134家、县级曲社412家,会员总数3.7万,60岁以下占68%,首次"青年过半"。创作"二量齐升"(1)数量:2024年度全网#散曲#话题作品21.3万件(含短视频6.8万件)。(2)质量:《散曲年选》从5.6万首来稿中选96首,入选率0.17%,"用韵随意、衬字泛滥"仍为最大短板。 四、创作散曲的难易程度创作散曲并非高不可攀,早在元曲风靡之初,元人周德清就编纂了《中原音韵》一书,为散曲的创作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方法。《中原音韵》对于韵谱的编制体例和审音原则、北曲体裁、曲谱编例、创作方法、韵律应用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被时人奉为创作散曲的圭臬。周德清在书中列出了十项作曲的方法,这些方法为散曲的创作提供了基本的指导。(一)周德清的作曲十法1. 知韵:要求欲作曲者必先掌握声韵音律,熟悉字的准确读音,才能正确运用于创作中。元朝时期的中原音韵无入声,只有平上去三声,与当今普通话的四声基本相同。只有知晓、明辨、熟悉、掌握了字的准确读音,才能在创作中正确运用。2. 造语:作曲时要造俊语,“语、意俱高为上”。要用俊美之语,不要用太过文雅之语,要用通俗之语而不用庸俗之语,使曲作富涵美感,饶有情趣,感人娱事。关于衬字,它是制曲的一大特色,但周德清主张在制作散曲时不要使用衬字,以免影响旋律的纯净。然而,适当使用衬字,且无喧宾夺主之势,又能增加曲味,也是未尝不可的。在平仄运用上,要严格遵循曲谱的要求,依谱填词,依谱制曲。3. 用事:要求“明事隐使,隐事明使”,即在运用古事时做到既含蓄又浅显,雅俗共赏。用典要谨慎,不可滥用,多用则“掉书袋”,无事可用则失之枯寂。要在多读书、多积累的基础上,引得确切,用得恰当,使听者能够听懂听明白。4. 用字:作曲切不可用生硬字、太文字、太俗字、衬字。要用字准确,语言优美,避免使用过于生僻或俗气的字词。近人姚华(字茫父)在《曲海一勺》中对曲的用字及制作有极其精湛的论述,值得创作者学习借鉴。5. 入声做平声:周德清指出,入声作平声时不可不谨慎。《中原音韵》已无入声,入声字分别派入阴平、阳平的平声,以及上声和去声。在创作中,要根据当时的读音来判断入声字的运用,不能随意混用。6. 阴阳:要区分阴平字和阳平字的用法。因为曲是要演唱的,不同的曲谱在演唱时,由于其谱的旋律已成就,音高已预定,依谱用阴平声字演唱时其声不变,如用阳平声字则音变,反之亦然。在谱上未作标明的情况下,连续两句及以上押平声韵时,应适当阴平阳平交错押用。7. 务头:务头是乐曲中声音敞亮之处,语意上为突出之处,恰如当今音乐唱腔时的高潮处。周德清要求制曲填词时要“知某调、某句、某字是务头,可施俊语于其上”,并在定格一法中的曲谱内标明何处是务头,制曲者应谨遵操作。8. 对偶:周德清认为“逢双必对,自然之理”。对偶在散曲中较为频繁,种类繁多,如合璧对、鼎足对、扇面对、连璧对、联珠对等。对偶要求字面相对,平仄不一定相对,有的同韵也可以相对。在对仗中,要避免合掌,追求工整和巧对,同时也可以适当放宽要求,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9. 末句:周德清指出,末句是诗头曲尾,如得好句,某句意尽,可为末句。在创作中,要根据曲调的要求,合理运用平仄,使末句与全曲和谐统一。10. 定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列举了40首名作作为范本,并列明宫调,指出各宫调的调性及适宜表现不同情感的所属。例如,仙吕清新绵邈,中吕高下闪赚,南吕感叹伤悲,正宫惆怅悲壮,商调凄怆怨慕,越调陶写冷笑,双调健捷激袅等。这些宫调的划分,为散曲的创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二)散曲创作的难易分析有人认为散曲的格律比诗词更严格,例如仄声分上去,指定处不可混用,基本句句押韵。但实际上,散曲也有其相对宽松的地方,比如可以添衬字,衬字还不拘平仄,套曲中押韵可用重字。因此,散曲并不比诗词难学。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格律知识,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就能够创作出优秀的散曲作品。五、创作散曲的条件创作散曲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但这些条件并不是高不可攀的。首先,要有一谱在手,即掌握散曲的曲谱。这是创作散曲的基础。其次,需要具备一些工具书,如字典、词典、韵典等,以便在创作过程中查阅和参考。此外,熟读一些古今名篇(诗词歌赋曲联),阅读一些经典文学名著,能够增加修养,提高文学素养。同时,到实践中去体验生活,到风景名胜采风,增加阅历积累知识,也是创作散曲的重要条件。杜甫曾说:“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散曲创作。只要具备了创作格律诗词的一定水平,即可从事散曲的创作,并且随着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散曲的创作也一定会越来越好。补充介绍一下,手机端"散曲云"已把《中原音韵》《钦定曲谱》和300常见曲牌装2进一只口袋,字典、词典、韵典、曲谱"四库合一",随时随地可查可听可仿可改,已大幅降低"工具门槛"。六、迎接散曲创作新高潮的到来从元大都的勾栏瓦舍,到2025年的云端"万人合唱",散曲又一次站在"雅俗同欢"的十字路口。AI校谱、短视频二创、文旅研学、虚拟合唱……技术、资本、市场、教育正形成前所未有的"工具簇",而"兴,百姓乐;亡,百姓乐"的时代情绪,也在等待新的"喇叭"来吹奏。让我们共同努力,去迎接散曲创作新高潮的到来——让每一支小令,都能在高楼与巷陌之间自由穿行;让每一套散套,都能在屏幕与舞台之上双向生长;让古老的工尺谱,与5G信号一起,把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唱给世界听。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29日 20:48:02     分类:黔山诗话
   125         0
[诗话] 对联的起源及妙用|李达荣
对联的起源及妙用李达荣 对联是何时产生的,这个问题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1、按小说家言,商未周初就有对联。《封神演义》第六十七回写姜子牙登台拜将,就有这么一段话“子牙至岐山,将近将台边,有一座牌坊上有一副对联:三千社稷归周主,一派华夷属武王。”又有传说,最早的对联出至东晋王羲之写于绍兴的春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联贴到大门两边,谁知,人们酷爱他的书法,刚贴不久就被人揭走了。他又写了如下一副贴上:莺啼北里,燕语南邻。邻人看了,无不称妙。王羲之拱手向人们道贺:恭喜恭喜,拜年拜年。这又成了一副口述的对联。2、刘孝绰写句与孟昶题联“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其《石菊影庐笔识》中说:“考宋(应为梁)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令娴续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此虽似诗,而语皆骈俪,又题于门,自为联语之权舆矣。”这样看来,对联语的产生又当在梁代。不过,刘氏兄妹的题续,并非一个上联,一个下联,而是独自成联。这不是对联的题续法,而是做诗联句的题续法。这表明,这样的对仗句,其时尚未从诗中脱胎,似乎还算不得真正的对联。人们一般把对联产生的时间定在五代,其根据是我们迄今所见史书记载最早的一副联是这个时候写的。关于这副对联,有四种说法:《古今诗话》云:“后蜀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给桃符,书‘元享利贞’四字,则该时的挑符,惟录经典吉祥语,固未事铺采樆离文也。然而才藻横溢出,每苦难怀抱”昶子善书礼,因取本宫册府书云“‘天垂馀庆,地接长春’一联,文学于兹萌芽”此乃一说。按此说,则联语当为“天垂馀庆,地接长春”,作者乃孟昶之子孟喆。黄修复《茅亭客话》所载同此。《洛中记异录》云:“孟蜀于宫城近侧,置一策勋府,时昶子喆居之。昶以岁末自书桃符云。‘天降馀庆,圣祚长春。’喆拜受,置于寝门之左右。”此又一说。按此说,则联语为“天垂馀庆,圣祚长春”,作者乃孟昶本人。《谈苑》云:“辛寅逊仕伪蜀孟昶,为学士。王师(按指宋军)将致讨之前岁岁除,昶令学士作诗两句,写桃符上。寅逊题曰:‘新纳馀庆,佳节号长春。’”此又一说。按此说,则联语为“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作者乃辛寅逊。”《宋史·蜀世家》云:“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置寝门左右。末年,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此又一说。按此说,则联语亦为“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但作者已非辛寅逊而又是孟昶。《宋史·五行志》和《蜀祷机》亦有类似记载。明清以来,一般都采此说。“末年”,乃孟昶“归宋前”一年,即广政二十六年,或者说北宋建隆四年(963年)。辛寅逊,蜀人,为翰林学士加工部侍郎。尽量所题“非工”之词史籍未录,他是我国史载最早题写对联的人之一,其地位亦当肯定。3、对联当产生于唐代庐陵何绍先生在《对联汇海》中说:“考古家谓对联即桃符遗制,始于蜀孟昶而盛于明孝陵(按即朱元璋),不知此指门联而言。若堂室之题句,则诸葛武侯之‘淡泊以明志’,孔北海之‘座上客常满’,已为滥觞。”何绍先认为,孟昶题联只是门联(亦春联)之始,而非整个对联之始,这是不错的。但他把对联之始推至汉末,又未免早了一些。因为在律诗尚未形成之前,即算象孔融“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这样对得很好的句子,也只能算一般对偶。而今的所谓“对联”,当出自唐代,不会迟于晚唐。因为在初唐与盛唐之际,律诗已完全定型,不管是五律还是七律,都要求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为求工整,还有一整套规矩。这就为对联的出现打下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由诗的对仗发展的对联,当是从摘句开始的。六朝时就有从一篇作品中将精彩的句子摘出加以评论的情形,钟嵘的《诗品》就是代表。但当时还并非只摘对句。律诗瑧于完美、佳对日出,专摘对句的情形,就日益增多。这对对联在唐代的产生和发展无疑是个促进。再和美妙的书法相结合,对联也就开始放射出异样的光彩。如《全唐诗话》卷四“温庭筠”条的例子,尤其有说服力。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这比赵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4、北宋——对联逐渐得到推广 对联自孟昶题写以后,便开始推广开来。如果说被用来代替桃符还只是它向社会迈出的决定性的一步,那么,现在就正式向各个领域深入了。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龙华寺僧人契盈一天陪吴越王钱俶游碧波寺,适逢黄浦江潮水初满,舟楫如云,钱俶对契盈说:“吴越去京师三千里,谁知一水之利如此。”契盈便在亭柱上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这是游览联。南宋权臣贾似道镇淮扬时,上元张灯,客有摘句作灯门联者,曰: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这是灯门联。寿联和挽联在宋时亦已出现。对联开始用于文学作品,也在宋代。宋代话本小说,就常在“却似”“正是”这样的词语下插一副对联。如《碾玉观音》中的“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羔羊”,“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志诚张主管》中的“闹钟始觉山藏寺,傍岸方知水隔村”,等等。元代,对联承载不多。赵子昂奉忽必烈之命所书的两副对联,是为元帝歌功颂德的,影响比较大。书于大殿上的一副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书于应门的一副是: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赵子昂还在扬州迎月楼题了这样一副: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这副联倒比较清新。5、朱元璋与太平天国在对联普及上的贡献。明初,由于朱元璋的提倡,对联得到一次大的普及。“春联”这个名称,就是朱元璋提出来的。《簪云楼杂说》载,朱元璋建都金陵(今南京)后:“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为了检查命令执行情况,示朱元璋还“微行出观”。据说,他走到一条偏僻小巷,发现有一家门上还是个空白,便向这家何敢违抗圣旨。当得知这一家是阉猪的,外出才回,还未请到人写时,不但赦了这家的罪,还亲笔给题了这样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地,一刀割断是非根。这副对联,朱元璋以阉猪为题,抒发自己打天下建明朝的惬意之情,写得很不错。下面一副也是朱元璋送给徐达的:破虏平蛮,功贯古今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无双。《列朝诗集》说,朱元璋又以如下一副联送翰林学士陶安:国朝谋略无双士,朝院文章第一家。朱元璋还有一副题写秦淮河的: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色痴声痴情痴梦,几辈痴人。由于朱元璋对对联这样重视,上行下效,于是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贴对联。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习俗。清代,康熙,乾隆等皇帝和许多文人学士都写过不少对联,有些还有专门的集子。康熙巡游镇江金山寺时,就摘唐人许浑的诗句,题了这样一副: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乾隆题在北京中南海春藕斋的一副,单就描写中南海环境来说,也是不错的:芝径绕而曲,云林秀以重。对联创作之盛,莫过于太平天国及其领袖们。《古今女人轶事》载,曾钻进太平天国内部的清军奸细张德坚,在其《贼情汇纂》中曾说:“(太平军)最尚联句,凡陷一城,分据宅第,谓之打馆,必令充先生者搜插红黄纸张撰联句,以朱墨书之,互相夸耀。”如冯云山题在孔子牌位两边写了这么一副对联:泗水文章流紫水,尼山木铎振荆山。题于书馆门口的对联:暂借荆山栖彩凤,聊将紫水活蛟龙。石达开也写过一些表达自由理想和抱负的对联。起义前,他所题的下面两副对联,流传就相当广。一副是:忍令上国衣冠,沦诸异城;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注:“忍令”,不忍使。“衣冠”,此指贤人君子。另一副是:树三十面征旗,收来豪杰英雄,虎豹威,熊罢猛,吊民伐罪,只鼓一气渡黄河。战必胜,攻必取,方收我诸复之社稷。享二百年国祚,放着贪官污吏,豺狼性,狐狸心,暴敛横征,罔知万民皆赤子。得不易,失不难,何保尔夷狄之江山!注:“夷狄”,旧指我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此指清朝统治者。6、清代——对联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以来,出现了许多撰写对联的高手。明代的解缙,清代的孙髯翁、郑板桥、纪昀(晓岚)。曾国藩、俞樾、鐘耘舫、王罔运诸人,都是鼎鼎有名的。有关他们的一些对联轶事,至今尚在流传。他们所写的对联,有的亦已集而成册。对联汇集,远在宋明两代,就已经出现了。周守忠的《姝联》和钱德苍的《玉堂巧对》就是。但它们都是作为一本书的附录出现的,还算不得专门集子。《宋代楹联辑要》一书,名为“楹联辑要”,实则大都是春帖和端午贴。明人杨升庵所著之《谢华启秀》,是今天所见较早的一部对句专辑,但梁章钜在《巧对录》中说它是“盖偶能札记之本以备骈体之料,后得其残稿刻之耳”,而且多全引旧文两句,“旧诗一联,殊乖命名之义”,价值并不甚高。清代,为对联发展的鼎盛时期。凡值大典庆成,皆有进御文字。万寿盛典,亦有绘图一门,而楹联附焉。康熙、乾隆年间曾两次编辑,因尚未见其书,不知而目如何。康熙御定的《分类字锦》六十四卷,分借、数目、开支、卦名、彩色等门类,如“山骨泉心”,“羊角鹅毛”(指风雪),“八座三治”,“嫣嫣红,楚楚青”之类,亦非对联直录。康熙中,高士奇所著《续编珠》二卷,分岁时、人伦、文学、花木、鸟兽、鱼虫,附于所刊,杜公瞻《编珠》之后,性质同杜氏之书也差不多。乾隆年间,李谦堂所著《联经》,凡四卷,集儒家经语或据经意自撰成联,然其间在宣传经义而不在艺术,宽对甚多。嘉庆间,尚有王有光的《吴下谚联》(今与清李光庭的《乡言解颐》合于一书),即《北庄素史集》。“北光素史”为王有光别号。该书博采江浙一带谚语,集成对联,并加以注释,亦庄亦谐,俗不伤雅。所辑谚联,从二字至十二字,对仗之整。如:“纱帽底下无穷汉,纺车头上出黄金”;“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要知山下虎,须向过来人”之类,内容也有可取之处。不过从总的来说,同上述诸书一样,所录的对句,同今天的所谓对联,仍然有些相隔。惟嘉庆进士梁章钜于道光年间所著《楹联丛话》、《楹联续话》和《楹联三话》(后集印为一书》;影响最为巨大。而今所传价值较高的对联,除现代的而外,不少都出自梁书。梁书收集面广,资料具体而丰富,但在对联理论上基本上没有涉及。清末,出了一批集印对联的书籍,也只是单纯的对联汇集。其中有:光绪五年(1879年)出的《楹联集锦》八卷,所收的对联,主要是集字联。五言的如吴平斋集座位帖联,六言的如何子贞(绍基)集禊帖联,七言的如丁心斋集《兰亭集序》联,等等。光绪十八年(1892年)出的《江南赵民楹联丛话》,江苏丹徒人赵曾望、邵筳父撰。该书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一样,也是“钞纂楹联,附以记述”。其中颇多佳制,亦可与梁书互为昆仲。曾国藩的《求阙斋联语》,左宗棠的《盾墨馀潘》、俞樾的《楹联录存》等等。清代对联的发展,在三个方面比较明显:一是越写越长。号称“海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的昆明大观楼长联,有一百八十字,已属洋洋大观,但就字数来说,光绪以来有不少对联就使它望尘莫及。二是越写越巧,把许多艺术手法都用上了,有些手法还很特别。三是使用越来越普遍。对联这种文艺形式,至今,可说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我国文艺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欣赏价值与教育作用,均不可低估。待续!
发表时间:2025年06月23日 20:33:55     分类:黔山诗话
   403         5
[文章] 毕节诗词之乡
毕节诗词之乡2016-06-07 13:45:3 毕节市已荣获省、市级诗词之县、乡、校园及诗教先进单位名单(至2015年12月28日止共56个) 一、省级诗词之县金沙县:二、省级诗词之乡5个:大方县六龙镇、金沙县岩孔镇、金沙县平坝镇金沙县沙土镇、金沙县后山乡三、省级诗词校园5个:毕节二中、六龙中学、金沙二中、纳雍一中、大方一中四、省级诗教先进单位:毕节二小、岔河中学、大方三中、金沙一中、织金三塘中心校、威宁三中、纳雍雍安育才中学、毕节市民中、金沙离干局、金沙岩孔办、金沙三中、金沙源村中学、金沙清池中学五、市级诗词之乡:(已全为省级命名)六、市级诗词校园6个:黔西县桂箐中学、黔西县金龙小学、织金县第三小学、纳雍县雍熙一小、毕节市民族中学、纳雍县第一中学七、市级诗教先进单位26个:大方县文明办、纳雍县教育局、金沙县诗联学会、纳雍县第二中学、赫章县第一中学、纳雍县雍熙四小、纳雍县新房中心校、威宁县民族师范、威宁县民族中学、赫章县第一中学、赫章县城关一小、赫章县可乐中学、金沙县人民政府、大方县凤山中学、大方县马场中学、黔西县谷里镇、金沙县城关中学、金沙县岩孔中学、织金县第三中学、威宁县小海二中、大方县文明办、黔西县教育局、金沙县文明办、毕节市文明办、毕节市诗词楹联学会注:1、省级挂了牌的诗词之县1个、诗词之乡5个、诗词校园5个、诗教先进单位24个,共11个。 2、市级挂了牌的诗词之县1个、诗词之乡5个、诗词校园11个、诗教先进单位56个。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3日 20:16:20     分类:诗联城市
   141         0
[文章] 黔南州诗词之乡
黔南州诗词之乡2016-08-06 19:49:57黔南州“诗词之乡”“诗词校园” 诗词之乡:平塘县白龙乡于2012年3月被省文明办、省文联、省诗联授予“诗词之乡”称号及牌匾。(白龙乡现已并入平舟镇) 诗词校园:1.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 罗甸二中二所学校于2009年9月被省教育厅、省文明办、省诗联授予“诗词校园”称号及牌匾。 诗教先进单位:平塘县民中(2009.9)罗甸县栗木中学(2013.3) 黔南州诗联学会2016.7.28.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3日 20:15:45     分类:诗联城市
   136         0
[文章] 黔西南州诗词之乡
黔西南州诗词之乡2016-09-16 11:47:55 黔西南州诗词之乡、诗词校园、诗教先进单位:一、国家级命名和表彰单位5个:(一)中华诗词之乡2个:兴仁县中华诗词之乡(县级)兴仁巴铃镇中华诗词之乡(乡镇级)(二)诗教先进单位3个:兴仁县教育局兴仁县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兴仁县第一中学二、省级命名和表彰的单位10个:(一)诗词之县——兴仁县;诗词之乡——兴仁巴铃镇(二)诗词校园5个:兴义市第5中学兴义市天赋中学兴仁县第一中学安龙县(现为义龙试验区)龙广一中晴隆县民族中学(三)诗教先进单位3个:兴仁第8中学兴仁第9中学兴仁巴镇小学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3日 20:15:08     分类:诗联城市
   146         0
[文章] 2016年毕节被授予省级诗词之乡、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的单位和部门24家
2016年毕节被授予省级诗词之乡、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的单位和部门24家2017-02-15 13:47:02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文件 黔诗联[2016]第23号 关于授予金沙县鼓场街道等单位为“诗词之乡”、“诗词校园”、“诗教先进单位”的决定金沙县委、县人民政府: 你县报来的关于申报“诗词之乡”、“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的相关资料收悉。经贵州诗词楹联学会考察验收,认为你县报来的鼓场街道等单位具备“诗词之乡”、“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的条件。决定授予:金沙县鼓场街道为“中华诗词之乡”;决定授予以下单位为:金沙县西洛街道为“诗教先进单位”;金沙县清池镇为“诗教先进单位”;金沙县源村镇为“诗教先进单位”;金沙县人民检察院为“诗教先进单位”;决定授予以下单位为: 金沙县岩孔中学为“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金沙县鼓场街道玉屏小学为“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金沙县安底中学为“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金沙县鼓场中心完小为“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金沙县岩孔中心完小为“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金沙县清池中学为“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金沙县鼓场中学为“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金沙县后山中学为“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金沙县第一小学为“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金沙县思源实验学校为“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金沙县平坝中学为“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金沙县新化中学为“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金沙县金沙中学为“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 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抄报:贵州省文明办、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文件黔诗联[2016]第25号 关于授予素朴镇、素朴中学等单位“中华学诗词之乡”、“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的决定 根据中华诗词学会和贵州省关于“创建诗词之乡、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的有关要求,经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考察组对素朴镇、五里乡、素朴中学、五里中学、石板小学、五里乡教育管理中心等单位考察验收,认为该乡及中、小学等已经达到标准。现决定授予:素朴镇为“中华诗词之乡”;五里乡为“中华诗词之乡”;素朴中学为“诗教先进单位”和“诗词校园”。五里中学“诗教先进单位”和“诗词校园”。石板小学“诗教先进单位”和“诗词校园”。五里乡教育管理中心“诗教先进单位”。 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 二0一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抄报:贵州省文明办、贵州省教育厅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3日 20:14:31     分类:诗联城市
   142         0
[文章] 2017年仁怀市被授予省级诗词之市、诗词之乡、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的单位15家
2017年仁怀市被授予省级诗词之市、诗词之乡、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的单位15家2017-02-15 14:03:48 | 阅读:次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文件黔诗联(2016)第18号 关于授予仁怀市为“中华诗词之市”的决定 中共仁怀市委、仁怀市人民政府: 你市上报的关于“中华诗词之市”的相关资料收悉,经考察、研究,决定授予你市为“中华诗词之市”。同时授予以下单位:仁怀市鲁班街道为“中华诗词之乡”仁怀市坛厂街道为“中华诗词之乡”仁怀市五马镇为“中华诗词之乡”仁怀市五马中学为“诗教先进单位”及“诗词校园”仁怀市五马小学为“诗教先进单位”及“诗词校园”仁怀市坛厂中学为“诗教先进单位”及“诗词校园”仁怀市芧坝中学为“诗教先进单位”及“诗词校园”仁怀市冠英中学为“诗教先进单位”及“诗词校园”仁怀市九仓中学为“诗教先进单位”及“诗词校园”仁怀市云安学校为“诗教先进单位”及“诗词校园”仁怀市老年大学为“诗教先进单位”贵州怀庄酒业集团为“诗教先进单位”贵州省黔酒股份有限公司为 “诗教先进单位”贵州省鹏彦(集团)有限公司“诗教先进单位” 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 二零一六年九月十六日抄报:省教育厅、省文明办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3日 20:13:52     分类:诗联城市
   178         0
[文章] 2016年六盘水六枝特区一中被授予省级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称号
2016年六盘水六枝特区一中被授予省级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称号2017-02-15 14:16:11 | 阅读:次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文件 黔诗联[2016]第22号 关于授予六枝特区一中为“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称号的决定六枝特区一中: 你校报来的《贵州省诗词校园申报表》及相关资料收悉。经贵州诗词楹联学会考察验收,认为你校具备“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的条件。决定授予你校“诗教先进单位”、“诗词校园”称号。 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抄报:贵州省教育厅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3日 20:13:04     分类:诗联城市
   140         0
[文章] 关于授予遵义市及所辖余庆、凤岗、湄潭等县称号的通知
关于授予遵义市及所辖余庆、凤岗、湄潭等县称号的通知2020-12-17 15:12:12 | 作者单位: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 | 阅读:次黔诗联[2017]13号关于授予遵义市及所辖余庆、凤岗、湄潭等县称号的通知遵义市及所辖余庆、凤岗、湄潭、仁怀(市)县: 经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会长会议研究,根据中华诗词学会有关领导同志考察遵义市创建工作时提出的“边创建边申报”的建议,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积极配合遵义市创建工作,对遵义市及其所辖余庆、凤岗、湄潭、仁怀(市)县创建工作进行抽查,认为基本具备创建雏型,同意提前授予以下单位相关称号:授予遵义市为“中华诗词之市”称号;授予余庆县及其所辖敖溪镇、龙家镇、白泥镇、大乌江镇、子营街道办事处为“中华诗词之乡”称号;授予凤岗县及其所辖花坪镇、永和镇、永安镇、何坝镇为“中华诗词之乡”称号;授予湄潭县及其所辖天城镇、抄乐镇、洗马镇、湄江街道办事处为“中华诗词之乡”称号;授予仁怀市所辖合马镇、茅坝镇、高大坪镇为“中华诗词之乡”称号;授予遵义师范学院、市十一中学、十二中学为“诗教先进单位”及“诗词校园”称号;授予遵义市老年大学为“诗教先进单位”称号;授予余庆县中学、敖溪中学为“诗词校园”称号;授予余庆县他山中学、城关中学、钟山中学为“诗教先进单位”及“诗词校园”称号;授予余庆县教育局、老年大学、人民医院为“诗教先进单位”称号;授予凤岗县第一中学、第二中学、永和中学为“诗教先进单位”及“诗词校园”称号;授予凤岗县第三中学为“诗词校园”称号;授予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湄江高级中学、湄潭中学、浙大小学为“诗教先进单位”及“诗词校园”称号;授予湄潭县天下第一壶中华茶博览园为“诗教先进单位”称号;授予仁怀市第五中学、第十三中学、中枢第一小学、城北小学、城南小学为“诗教先进单位”及“诗词校园”称号;授予仁怀市城北幼儿园为“诗词校园”称号;授予仁怀市贵州美丽酱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酒中酒(集团)有限公司、金窖酒业有限公司、为“诗教先进单位”称号; 请遵义市及其所受称号的单位,严格按照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切实做好创建工作,迎接中华诗词学会检查验收。为简化程序,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根据中华诗词学会验收合格的单位同时授牌。 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2017年7月6日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3日 20:12:30     分类:诗联城市
   150         0
[文章] 贵州省“中华诗词之乡、中华诗教先进单位汇总“
贵州省“中华诗词之乡、中华诗教先进单位汇总“”2022-09-13 09:37:40 | 中华诗词之乡、中华诗教先进单位汇总附:中华诗词之乡、中华诗教先进单位统计表1、中华诗词之乡(市)统计表填报单位: 填报时间:2021年 月 日序号被授称单位行政级别 被授称时间被授称文号备 注1绥阳县县级2016年022号文件诗词之乡 绥阳县蒲场镇镇级2016年022号文件诗词之乡 绥阳县风华镇镇级2016年022号文件诗词之乡 绥阳县枧坝镇镇级2016年022号文件诗词之乡 2仁怀市诗词书画研究会县级2017年12号文件诗词之乡 仁怀市坛厂街道镇级2017年12号文件诗词之乡 仁怀市鲁班街道镇级2017年12号文件诗词之乡 仁怀市五马镇镇级2017年12号文件诗词之乡 3遵义市地级市2018年23号文件诗词之市 余庆县县级2018年23号文件诗词之乡 湄潭县县级2018年23号文件诗词之乡 凤冈县县级2018年23号文件诗词之乡 余庆县白泥镇镇级2018年23号文件诗词之乡 余庆县敖溪镇镇级2018年23号文件诗词之乡 余庆县子营街道镇级2018年23号文件诗词之乡 湄潭县洗马镇镇级2018年23号文件诗词之乡 湄潭县天城镇镇级2018年23号文件诗词之乡 湄潭县湄江街道镇级2018年23号文件诗词之乡 凤冈县永安镇镇级2018年23号文件诗词之乡 凤冈县花坪镇镇级2018年23号文件诗词之乡 红花岗区深溪镇镇级2018年23号文件诗词之乡 汇川区泗渡镇镇级2018年23号文件诗词之乡 播州区石板镇镇级2018年23号文件诗词之乡 填表注意事项:行政级别指地市级、县级(含县级市)、乡镇级、村级。 2、中华诗教先进单位统计表填报单位: 填报时间:2021年 月 日序号被授称单位单位类型 被授称时间被授称文号备 注1绥阳县城南小学镇级2016年022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绥阳县蒲场中学镇级2016年022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绥阳县儒溪中学县级2016年022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绥阳县绥阳中学县级2016年022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绥阳县第三建筑有限公司私企2016年022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2仁怀市五马中学镇级2017年12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仁怀五马小学镇级2017年12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仁怀第十一中(原坛厂中学)镇级2017年12好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茅坝中学镇级2017年12好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第十二中学(元冠英中学)镇级2017年12好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仁怀九仓中学镇级2017年12好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仁怀云安小学(原云安学校)镇级2017年12好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仁怀城北小学县级2017年12好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仁怀老年大学县级2017年12好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贵州怀庄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私企2017年12好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贵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私企2017年12好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贵州鹏彦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私企2017年12好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贵州美丽酱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私企2017年12好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3遵义师范学院地级2018年23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娄山关管理处地级2018年23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遵义市老年大学地级2018年23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余庆县教育局县级2018年23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余庆县老年大学县级2018年23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余庆县中学县级2018年23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湄潭县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县级2018年23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私企2018年23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工作天下第一壶文化博览园有限公司私企2018年23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凤冈县二中县级2018年23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凤冈县三中县级2018年23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凤冈县永和中学镇级2018年23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绥阳县儒溪小学镇级2018年23号文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4仁怀市五马镇华林诗社胡刚家庭镇级2018年23号文件中华诗词之家 填表注意事项:单位类型分为机关、大学、中学、小学、其他。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3日 20:11:43     分类:诗联城市
   163         0

1 2 3 4 5
  • 86 条记录 第 1 页/共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