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社团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社团期刊
网站互联
诗坛讯息
更多
铭记抗战胜利 礼赞强军盛景(一)
尹利 咏大阅兵 鲜花礼炮料无垠,乐曲红歌处处闻。 唯有精兵能守土,更无大国不强军。 长龙经过多神器,一字排开尽虎贲。 虽愧才思皆乏力,沉吟难赋也欢欣。 刘德金 观九三阅兵感赋 大典军威气势豪,铁流滚滚卷惊潮。 巡天北斗英姿秀,震宇东风伟貌骄。 血铸丰碑铭史册,魂凝利剑护今朝。 国凭重器江山固,敢教豺狼胆自消。 付必雁 看阅兵有感 旌旗猎猎映长空,上天入地称豪雄。 中华民族最伟大,誓为和平立奇功。 字文斌 胜利长歌 当年小米枪声起,绝境翻成胜利光。 大国巍然今世盛,智开治道启新章。 九三盛典军威壮,史韵长歌共激昂。 铁翼穿云光耀日,将旄猎猎志未央。 护和共筑寰球梦,文脉永传四海航。 虽处滇南心沸涌,亿人同颂此疆强。 吴楷柏 观93大阅兵感怀 洪流滚滚过天街,亮剑扬眉慑外霾。 呼啸银鹰歌愿景,奔腾铁甲展情怀。 披坚执锐行鸿运,卫国强军登巨阶。 淬炼成钢承壮志,和平永葆赖新侪。 李妍 次韵卢冷夫老师《鹧鸪天·看九三阅兵感时代荣光》(外二首) 戟指烽烟八十秋,龙吟沧海护金瓯。和平砺剑非争誉,薪火同传第一流。 心如铁,气难收,也曾军训列排头。经年不减凌云志,且把师魂淬玉猷。 附:卢冷夫老师原玉: 鹧鸪天·看九三阅兵感时代荣光 铁甲戎衣装点秋,国之利器护金瓯。新型作战无双誉,好梦同心创一流。 腰挺直,腹轻收,曾经我也是排头。老兵受阅诗行里,笔剑依然壮远猷。 次韵卢冷夫老师《鹧鸪天·看九三阅兵感老兵情怀》 家国黉门共此情,长安衔外续峥嵘。 雄师骤起山河壮,热泪犹随战舰萦。 桃李灼,剑芒惊,师心更把梦充盈。 白头未减丹忱在,我育新苗志未轻。 附:卢冷夫老师原玉 鹧鸪天·看九三阅兵感老兵情怀 十里长街每动情,秋来一笔续峥嵘。雄风自有山河壮,白发何堪泪雨萦。 家国喜,鬼神惊,兵心尽把梦充盈。身经百战人虽老,热血依然骨未轻。 次韵张存寿老师《九三阅兵战旗方阵》 三军列队阵云中,铁甲寒光气势雄。 且看今朝新剑出,劈开混沌满天红。 附:张存寿老师原玉: 九三阅兵战旗方队 八十面旗列阵中,一舒一卷诉英雄。 真逢战事来临日,麾下千军血更红。 李春(彝族) 贺祖国乙巳年九月三日大阅兵 长空一跃中国龙!三军列阵贯长虹。 旌旗猎猎雄风在,铁甲铮铮震苍穹。 重器凛凛吞洪势,战车滚滚吐烟浓。 傲世航母无所惧,指天导弹可敌锋。 嫦娥六号创世纪,北斗巡天引飞篷。 蓝盔仗剑镇妖孽,白羽拖世护九重。 将士扬眉威似虎,踏步铿锵声撼空。 巾帼英姿皆飒气,戎装映日耀双瞳。 忆昔烽火燎原痛,铁血铸剑斩顽凶。 长征精神砺坚骨,昆仑雄魄继禹功。 今看巨龙腾云起,高举金樽敬英雄。 止戈为武训无尽,强军只因保宁中。 和平鸽红绕穹宇,橄榄枝绿映箭筒。 四海宾朋席上坐,五洲镜头录繁荣。 盛世华章家国志,星河璀璨彰大同。 不忍人间征伐事,唯愿天下共和风。 李伟民 欣观九三阅兵 方阵迈出威武步,整齐划一英姿酷。 科技兴军国力强,龙族腾飞不可阻。 肖良荣 观九三阅兵感怀 招展红旗映懋勋,长安街阔阅三军。 丰碑立世清寰宇,利剑横空扫战云。 不齿倭奴参厉鬼,犹轻山姆聚狐群。 和平岂以谦词至,铁血神威看虎贲。 杨德辉 2025年“九·三大阅兵” 旭日辉煌灿,蓝天分外高。 铁军威震曙,银翼奋连霄。 重器豪雄动,旌旗磅礴飘。 魂惊侵略者,仇恨记心牢! 周俊 七绝(新韵)东风5C 横空面世惊寰宇,砥定乾坤海内扬。 浩荡东风铺锦绣,和平使者步铿锵。 柳烟 浣溪沙.阅兵观后感 震撼天兵过紫霄。尘沙卷地彩旗摇,山河图里任驰骁。 雄伟英姿遮旧日,威风健步起新潮。人间盛世看今朝。 戚永华 九三阅兵 长安列阵动秋光,八秩峥嵘剑气扬。 铁甲映空寒敌胆,银鹰掠野卫边疆。 战旗总带烽烟色,勋绶皆凝碧血章。 浩荡天风宣誓语,金瓯永固仗龙骧。 高旭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有感 爱我中华多志气,金戈铁器震天威, 鹰杨红旆意坚决。步伐铿锵雄壮巍。 顾宗元 九月三日祭南京三十万遇难同胞(古风) 杀我同胞三十万, 国耻不忘祭魂冤。 老蒋面子埋根祸, 生智无能信心残。 帅少兵无难拒寇, 顽敌小鬼逞凶蛮。 百姓无语向天问, 收复山河谁敢担? 我党长征来陕北, 谋兵伐战打敌顽。 国共合作驱狂寇, 签字投降史无前。 抗战八十庆胜利, 阅兵纪念九月三。 三军勇武齐检阅, 谁敢侵我不让还。 黄明 六州歌头·九三阅兵 松花江上,一曲意难平。长城哽,卢沟冷,寇华声。语淹凝。遥想当年景,吴淞迸,金陵骾,杯蛇影,人身泞,遍风腥。析理分条,指点河山醒,合纵连横。奋长矛土阱,持久战天明。刀剑怆鸣。世当惊。 看今朝庆,八军硬,机甲竞,合编成。浩气耿,朋友应,不孤零。聚燕京。共画宏图靓,掌运命,必强兵。传承秉,常示警,爱民情。陆地天空海域,由驰骋,时见红旌。愿复兴路上,保驾业荣膺。可爱心倾。 詹应璋 观“九三”大阅兵 九三北京气如虹,礼炮八十响浩空。 十里长安皆震撼,四五方队尽英雄。 陆基重器镇魑魅,空海舰鹰屠怪龙。 胜利之时铭历史,止戈为武是真功。 管彦顺 九.三阅兵观后感 礼炮轰鸣震碧空,歌声嘹亮战旗红。 神兵列阵英姿飒,劲旅扬威浩气雄。 重器看家防野狗,长缨在手缚苍龙。 铁流滚滚惊天地,捍卫和平举世崇。 谭国祥 望海潮. 观九三大阅兵 天安门外,长安街上,齐排劲旅新装。歌咏放声,标兵列位,雄师步履铿锵。场景世无双。战旗时有序,小试锋芒。一展雄风,中华儿女志高昂。 神州虎卧龙藏。正名扬四海,威震八方。长箭猎鹰,东风射虎,音机秒杀天狼。利箭破天荒。科技添新羽,护国安邦。尔敢兴风作浪,必定陷汪洋。 潘法顺 观乙巳年九三阅兵组诗联 观乙巳年九三大阅兵有怀 长安列阵慑天狼,八秩雄风护国疆。 铁甲生辉铭血史,金瓯永固谱新章。 赞阅兵装备方队女教练王爽 长安执教立军前,笔点兵魂铸铁肩。 十载风霜凝劲旅,须眉岂独占峰巅? 七律·乙巳年九三大阅兵观感 京门九月秋风劲,威武三军正气扬。 铭记烽烟凝众志,缅怀忠烈续华章。 星旗漫卷山河固,铁阵轰鸣鼓角昂。 鸽哨凌云寰宇净,复兴路上护沧桑。 七律·观乙巳年九三阅兵得句 长安列阵震穹苍,浩气凌霄耀八荒。 擎卷战旗凝铁魄,啸驰利剑破天狼。 山河砥砺烽烟靖,日月轮回海岳昌。 永固金瓯承伟业,和平矢志焕新章。 捣练子·乙巳年金秋大阅兵感怀 (依钦谱·冯延巳体) 军号彻,战鹰旋。重器凌霄贯碧烟。星箭驭风驰浩宇,激光织幕卫人寰。 捣练子·乙已年金秋大阅兵观感(依钦谱·冯延巳体) 金鼓震,战鹰鸣。重盾驰风卫太平。星弹破云惊玉宇,激光封敌定瑶京。 捣练子·卫国重器东风61(依钦谱·冯延巳体) 雷火迸,剑芒冲。万里焚霄耀日虹。 破阵流星惊虎豹,啸天慑敌定寰中。 七律·观乙巳年大阅兵感怀 京门九月鼓鼙鸣,北斗连营卫太清。 银翼撕云巡禹甸,东风贯日定寰瀛。 常铭戟钺忠魂烈,永砺干城铁骨铮。 重器止戈非启衅,长将大爱护承平。 联1副 列阵惊寰宇 翔天戍太空 魏林松 九三大阅兵 京城检阅气氛隆,列队雄师英武容。 铁甲威风彰霸气,银鹰掠空战旗红。 铿锵有力军姿展,滚滚车轮似巨龙。 利器领先惊鬼魅,祖国捍卫信心浓。 勿忘国耻祭先烈,爱我中华心相同。 如虎添翼多重器,和平维护任光荣。 注:稿件以姓氏笔画为序 编 辑:字文斌 编 审:詹应璋 戚永华
社团简介
更多
一、会员构成情况: 春蚕诗社总社设在昆明市东川区,诗社下辖昆明和会泽两个分社,东川有会员67人,昆明分社68人,会泽分社68人,合计203人,其中:有12人是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协会会员;有45人是云南省诗词学会、云南省楹联学会会员;203名会员均为云南省老干部诗词协会会员和昆明市老干部诗词协会会员。二、班子构成简介:字文斌 管理员。东川区春蚕诗社顾问,东川区文联三届、四届主席、区文联四级调研员。杨德辉 春蚕诗社社长,系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云南省诗词学会学术委员,云南省楹联学会荣誉副会长,云南省诗词研究会及云南老干诗词协会顾问。黄 明 春蚕诗社法人,云南省楹联学会理事,云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春蚕诗社副社长。谭国祥 中华诗词学会,云南省诗词学会理事,云南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春蚕诗社副社长。詹应璋 云南省楹联学会理事,春蚕诗社常务副社长。陶文祥 云南省昆明市老干部诗词协会理事,春蚕诗社昆明分社社长。高升堂 云南省楹联学会理事,春蚕诗社会泽分社社长。东川区春蚕诗词学会网站负责人:黄 明管理员:字文斌编 审:谭国祥、詹应璋、戚永华
诗词速递
更多
[字文斌]
洱源赋
2025-09-23
[字文斌]
退休育苗志·关工新程
2025-09-23
[字文斌]
《寰宇吟》(排律)
2025-09-23
[字文斌]
《寰海忧思录》(新韵)
2025-09-23
[余朝坤]
秋风吟
2025-09-23
[字文斌]
胜利长歌(外二首)
2025-09-23
[字文斌]
雄图颂
2025-09-23
[余朝坤]
满江红.九三阅兵感怀(柳永体)
2025-09-23
[字文斌]
七律 · 乙巳年中元祭父
2025-09-06
赛事纵横
更多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格律检测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砖刀点平仄 诗韵润灵芽——记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两三事
    郝 红有人说,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而在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的人生中,忙,就是“直挂云帆济沧海”;闲,就是“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光环存留过去,风雅正置当下。贵州省绥阳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李发杰董事长在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所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从政府到行业的“创业之星”、“纳税先进单位”,“十佳致富能手”、“优秀企业家”等等;从地方到社会团体的“十佳光彩之星”、“十大孝星”,“捐资助学情暖桑榆企业家”、“尊师重教典范”等等,数百个殊荣与称号应有尽有,牌匾满堂,闻名遐迩。而最光彩夺目而又包含人文气息的是那块挂在庭院大门最显眼处、由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亲笔题写的——“中华诗词之家”牌匾,这块牌匾,不仅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且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文气息与人格魅力。熟悉李发杰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世界里,不仅只有生活层面上的满足,还有着精神层面上的梦想。诸多的桂冠与光环,不足以充实他的整个人生。在他看来,尘世是人生唯一的天堂。而诗词,是各种艺术中最属于心灵深处的情愫。它能把人类灵魂高举到精神层面,能让人变得纯粹而丰盈。因此,对诗词的探究,早已成为他精神层面最大的追求。对于一个最初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来说,创作古典诗词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句名言阐明了热爱对于一个人谋事的重要作用。热爱,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也能让人的思想变得活跃而富足。所谓“砖刀点平仄”,就是诗友对他最贴切的评价。不难想象,在一个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建筑工人,是如何把最沉重的“砖刀”与最风雅的“平仄”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眼里,一块砖、一片瓦、一粒沙,都有着独有的韵味。当他把一块块青砖变成了方块字,把一片片锦瓦变成了湛蓝的天空,把黄砂变成了天边的云霞,他的“砖刀”便点出了蕴含着平平仄仄且能抒情达意、震撼灵魂、鼓舞人心的绚丽诗篇。从最初的古风到如今的格律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仅写出了心境,也写出了人生。在他的《劝夫》中有这样的句子:“岩上下雨岩下稀,劝夫赌场少去些。输了钱财是小事,输了阿妹你无妻。”这首带有方言的早期作品,虽然不入律,但却让人读之悟理,品之悟道。一首好的作品,不在于词藻有多华丽,也不在于意象有多深远,而在于通俗易懂,有烟火气。这种接地气的作品,宛若一座喷泉,总是能喷出智慧和寓教于乐的火花。如今,在且歌且行中,他的作品已不再青涩,在接地气中透着满满的韵味。无论是命题还是构思,均可称之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个中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的上乘之作不胜枚举。不再是“夜里拍额苦作诗,词笺遣韵韵来迟。”而是“雏鹰展翅借唐风,且效先贤一脉承。”那种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精神富足与体现心灵感应的创作方式,可圈可点,相辅相成。享有“中华诗词之家”之称,必有书香之底蕴。早在明清时期,一代祖李松溪携妻孟氏从江西迁入贵州省绥阳县儒溪乡大溪村,破土建立四衙寨,领召为业。李氏寨前立有围柱,乃土司四重衙门,凡文武官员途经四衙寨,文官须下轿,武官必下马,视为尊重。入黔至今三百余年,已传十七代。李氏宗族一向信而好古,子孙承志,耀门图强。以耕读商匠为本,人才辈出,进士、举人、博士、文化名人,比肩皆是。李家代有贤良,禀一世崇德,功业昭彰。其兄长李发模,系当代著名诗人。高情睿智,诗承一生。一首《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其妻喻明芬,贤良纯朴,相夫教子,相随一生。在她的笔下,丈夫是“年老气虚衰,回家觅路还。一心飞步走,腿脚难迈开。”从简单明了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老年人步履蹒跚的真实场景;在儿子李其浩的笔下,父亲既有“知是秋风盛,不堪岁月长”的奋发,也有“经春复夏餐风雨,一待霜寒便始开”的憧憬;在女儿李其琴的笔下,是对父亲“双肩挑二业,坎坷见精诚”的钦佩;在女婿文志坚的笔下,是对岳父“归来仍是少年郎,冬有春华,莫负风流”的祈福;在孙儿李凯的笔下,是对爷爷“长以诗心莳佳茗,满山淑气暖灵芽”满满的祝愿。在李发杰的影响下,即使是他身边的员工陈彪,也创作出“盈眼难收这边景,诗出唤就韵千行”的佳句……一门四代,乃至身边的工作人员,无不受之感染,无不为之苦学耕读,一脉相承。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诗心不改。从“砖刀点平仄”转型到了“诗韵润灵芽”。以农业旅游发展为主,破土千顷,创建了贵州大溪尖峰顶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家乡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的号召,带动家乡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为家乡建设、产业帮扶、助农扶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常言道,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他把平常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这七件事做到了极致,提升了层次。那就是:诗词歌赋书画茶。云蒸灵芽,承茶魂觅之真源;雾煮嘉木,禀茶道衍之灏气。在一片翠色中,摩崖石壁上的诗词歌赋,犹显大雅,让观者顿足难移。让人不禁感叹,在这高情茗香中,尤其彰显了中国的至尊文化——唐风宋韵!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笔者也不禁以拙联“茗香伴左,千壶妙语千壶韵;经古随缘,一树灵芽一树诗”以寄之。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心安理得,活得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无论是他的过去,还是他的现在,笃学好古,一直是他毕生的追求。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以优秀企业家为代名词的话,那么他的后半生,优秀诗人——这个称谓或许更加让他欣喜而热爱。很喜欢这句话:当你活成一束光,光够亮,就福泽四方;光微弱,就惠及身旁。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他心系地方基础教育,积极参与并投身绥阳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捐物、成立奖学基金、出资改善村级学校教学环境、支持村级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资助,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推动企业及农村开展诗词组织建设,壮大创作队伍,他竭力发展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已达200余人。为了不断提高农民诗友的创作水平,多次出资帮助乡村、学校全力推进诗词“七进”工作,特聘请专家学者不定期开展诗词讲座。不仅坚持每月一次开展诗词交流研讨活动,还出资创办了《博雅集》诗刊并定期发刊,一年出一册诗友作品集,大大提高了诗友的创作热情与诗词质量。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向各级诗词刊物投稿。在他的精心组织下,诗友作品不仅在县级诗刊登载,还散见于《中华诗词》,《贵州诗联》也在“诗人风采”、“诗社集锦”、“校园新声”专栏加以推荐。步入他的家乡,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他的付出与对他的褒奖。乡亲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他的敬重与感激。那些由他捐资修建的学校、道路、桥梁与亭台长廊随处可见。而最醒目、也是最深得人心的还是乡亲们自发为他所立的“丰德碑”。常言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性的口碑。这“丰德碑”足以见证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可谓名至实归。如今,他的企业是“中华诗词示范单位”,他创建的博雅诗社,也获得了“中华诗词示范单位”称号,他的家庭是“中华诗词之家”,而他个人,不仅是优秀企业家,还是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终身名誉副会长,优秀企业家——优秀诗人当之无愧!一个优秀企业家,如果兼备风雅,格局会高步阔视,情致会超逸绝尘;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兼诗人,一定会在企业文化中注入品格高洁的大雅风气,一定会让企业的精神领域更加充实与丰盈,在企业中寻找到人生的大意趣、企业的大气象、员工的大智慧。如此这般集优秀企业家与优秀诗人于一身的耄耋老人,笔者只想说:老骥伏枥,且将楼层更上;龙翔凤翥,惟斯精彩未央。2023年7月27日于筑城
    查看更多》
  • 胡少杰——用脚写出诗意人生
    2023年07月20日
  •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2023年02月25日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诗书画苑
更多

地址: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凯通路35号四楼春蚕诗社。

邮编:100007邮箱:645425913@qq.com联系电话:13908808379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